-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安全和新闻间博弈.doc
PAGE
PAGE 5
在安全和新闻间博弈
A
地震和海啸的爆发一开始就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和生命,但在那个灾难降临的12月26日,我还没有完全从圣诞节的节日气氛中摆脱出来,就像此后很多人跟我描述的那样,也许印度洋离他们太远了,他们怀疑这场人类800年才遇到一次的大海啸是否真的值得去关心。
从新闻需要贴近性来判断,他们也许是对的。
在这以后的数天里,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每天在只能露营的印尼班达亚齐传回电视画面,这个曾经报道过伊拉克战争的同行为什么把印尼也视作一个战场?
死亡人数从最初新华社电讯稿报道的9人,到600人,6000人,数万人……,我开始结合凤凰卫视的图像、各大通讯社的现场照片想象这场灾难。12月30日,一个朋友和我一起去朱家角的画家村,那天上海大雪,我们在朱家角见证了江南水乡别致的雪景,但这时我们一致认为,印尼海啸现场才是我们最该记录的画面。
那天,央视决定取消新年晚会。那天,一次慈善义演上,工作人员答应让一名海啸孤儿完成任何一个心愿,他说他要爸爸妈妈,随后是全场的一片寂静……。
那天之后我的电脑屏保程序改成了显示海啸灾区的照片;那天之后,我开始为海啸捐钱;那天之后,我在笔记本上端正地写下“亚马逊河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两周后引起了美国德州的飓风”。这句“蝴蝶效应”意为彼此相互关联的,如果再有人问我印尼海啸与我何干,我准备用这句话去默默还击。
但是自从大家知道我即将被派往海啸受灾最严重的印尼去采访后,没有人再这样问过。
一次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并不相干的海啸,引起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关心和援助。他们关心和援助,不只是因为如此大的海啸800年才发生这么一次,也许更是为了一些最简单的共鸣――如此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顷刻间,在自然造化面前变得如此无力和脆弱,今天发生在印度洋,那明天呢……我们似乎又回到了与自然抗争的原始社会,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携手。
B
临行前,我从朋友和网上得到的资料都在显示:当地匮乏水、食品和药品,住宿需要自己带帐篷,还有印尼当地的小部分排华势力、反政府武装、地震、疫情和难以沟通的当地土语。天时地利人和,我没有一样能占到。
说实话,我觉得没谱,至少我从来没有遇到这样没谱的采访。不是因为担心采访不到东西,而是前路未卜,应付各种未知的危险让人觉得不踏实,心悬着。
报社领导无数次关照我,安全第一,实在不行立马撤退。我想起一句不知出处的话:“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就无法确保他人的安全;自己要是没命了,还要理想干什么!”但我还是准备了足够的食品、药品、防护用品、帐篷、睡垫等等各种物资,为了在尽可能周全的自我后勤保障下,搏一回(这话,我只对自己说过)。为此,在从雅加达到棉兰到班达亚齐的一路上,我每天必须自己背负三个重型行囊和两箱纯净水。
确实如此,你想要采访海啸究竟是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要得到最鲜活的感受、素材和画面,你就要设法走到海啸袭击的最前沿,但是你越向前努力,安全系数就降得越低。
那里可能有疫情。在澳大利亚、荷兰、德国等国际救援队全面接手的首都医院,Rina Tantri医生说,至少有67人已经因此得了霍乱,30人已经被诊断出感染了多种传染病,至少6人已经死亡,包括两个孩子……
那里可能有黑枪。我的翻译Zan说,当地的政府军打死了7个当地村民,他们企图回到自己家园寻找物品,但是被误作趁机登堂入室的贼……
那里可能有意外的冲突。我的司机有一个朋友是在当地政府军服役的士兵,他说前天晚上当地反政府武装和某些记者发生冲突,有人被砍了脑袋……
还有无休止的地震……
如果安全系数接近零的时候,我还要继续采访吗?如果再多待一天,就会多一天的图片、故事、体验,但是也会多一天未知的危险,我应该继续冒险吗?每天晚上结束工作之后我都会这么问自己,这种安全和新闻冲动之间的强烈矛盾,是我从未感受过的。
C
后来我适应了。在我掌握足够的办法去应付这些危险时,我知道我可以安全地实现自己的新闻冲动。
在海边的废墟中、在难民营里采访,我不穿防护服,扯下让人窒息的口罩和手套,和灾民们一起在暴雨中聊天,这样能够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内心深处。他们会给你一个有力的握手,我也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去并给他们一些药品和食品。当地的国际救援队告诉我一些常识,那些致命的传染病不通过呼吸系统,只要注意饮食卫生就能基本保证健康,他们也是如此自我保护。
在用笔记本电脑写稿时发生了地震,我拔去电源插座,然后和我的翻译Zan一起坐在地上,如果5分钟里又有震感,他会带着我跑到大街上,如果震感和那次海啸前发生的一样强烈,他会抓住我一起爬上屋顶,如果5分钟后什么也没有发生,我会继续回原位继续向读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