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尔逊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的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尔逊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的论文.doc

  江尔逊治疗小儿咳嗽经验的论文 【关键词】小儿咳嗽专病专方与辨证施治老中医经验 江尔逊江尔逊主任医师系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合,验证了许多看似平淡而疗效颇高的专病专方。余跟随家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中常将专病专方与辨证施治紧密结侍诊二十余载,口传心授,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简介如下: 1咳嗽一证,属风寒者居多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兼之不能自摄寒温,咳嗽亦每多感受六淫病邪为患,而其中又以寒者居多。诚如程钟龄所说:“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其若及早辛散,确可药到病除。每遇此等证候,家父辄慨叹其“失于疏散”所致。毅然投以“自拟金沸草散”加减而屡获速效。盖初咳以宣散为主,故曰宣肺止咳,切忌过早服用寒凉之药。此治感邪咳嗽之要法也。 2遣方用药,匠心独具 家父用的“自拟金沸草散”是由《南阳活人书》与《和剂局方》的金沸草散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旋复花汤综合取舍而来,药物组成:荆芥、前胡、旋复花、法夏、白芍、甘草、云苓、陈皮、白芥子(研)、杏仁、桔梗。.家父常说: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金沸草散与杏苏饮,三拗汤,止嗽散一样,体现了疏风散寒,宣肃肺气的治法;而金沸草散的特性在于金沸草(现代用旋复花)、白芍、甘草三味药的关键所在。金沸草具有下气降逆,消痰行水以治咳喘的功效;芍药合甘草,能缓急止痛,在此借以缓解、松弛支气管的痉挛。三者均为方中主药,为不可挪移之品。而麻黄、细辛、五味子则以其过于温散或酸收(且方中芍药已有酸收作用),故宜慎用。 3专病专方与辨证施治 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变化多端;或因误治、失治、传变等,故咳嗽亦常伴随他证,则务须祥审其性质、程度、体质的不同因素,辨明其咳嗽的虚实寒热,标本缓急,而灵活化裁。即在运用专病专方的同时,家父亦时刻不忘与辨证施治紧密结合。总之,须应时辨证用药,掌握好标本缓急和寒热虚实的侧重点。 4治咳嗽必须注重调理与宜忌 4.1咳嗽必须忌食寒凉饮食咳嗽一证与肺、脾、胃关系甚为密切,因手太阴肺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除外感风寒袭肺外,若听任患儿恣食生冷瓜果、饮料,或过服寒凉药物等,致肺中郁热被遏,不得宣散而致久咳不己……。故《内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是其理也。 4.2旋复花一药味苦涩难咽,若空服或喂药不当多有呕逆或胃中饥嘈之感,因小儿难以言状,必躁扰不安,故有医者惧此药而不用。然前已述,旋复花为不可挪移之品,一般不可轻易取舍。家父细心叮嘱患儿或家属于饭后半小时左右服药,药后口含少许白糖徐徐咽下,或加1—2片生姜同煎,切忌空服之含义,其用心良苦矣! 4.3小儿剂量问题中药用量虽有一定的标准,但尚须根据患儿的病情轻重、新久、气候变化及服药的情况(喂药是否困难)严格掌握剂量的增减,更能取得显著疗效。 4.4调养巩固患儿恢复期,除防止再度感冒及忌食寒凉外,若出现自汗盗汗、便溏纳差等症,定须续服健脾益肺,固表止汗之药,以资巩固。 病案一: 杨某,女,5岁,1987年11月3日诊,顽固性咳嗽两年余,迭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有增无减,逐渐形成哮喘。曾多次住院花去费用万余元,每次均需输液,甚至输氧。虽长期服药、打针,咳喘仍无法控制。刻诊:咳嗽频频,时而喘息痰鸣,面唇青紫,逐渐消瘦,苔白略厚,指纹浮滞,脉浮滑数,二便尚调。予以“自拟金沸草散”加减;荆芥6克、前胡8克、旋复花6克(包煎)、法夏6克、白芍6克、甘草3克、云苓10克、杏仁6克、苏子6克、白芥子8克(研)、葶苈6克、大枣10克、桔梗8克,嘱避风寒,忌生冷。二诊:进一帖喘咳大减,再剂,诸症若失。患儿父母见此方显效,恐其咳喘再作,要求续服一剂以资巩固。即予前方去荆芥,葶苈;加防风10克、炒谷麦芽各10克一帖而瘥。尔后其母遂将处方妥为保存,每遇患儿受凉喘咳复作,即以此方煎服一、二帖则屡获显效,无需再输液打针或服其他止咳药。1年后喘咳便不再发作,体质亦逐渐增强。 病案二: 袁某,男,3岁半,1992年2月6日初诊。患儿感冒后发热,阵阵呛咳,喉间痰鸣,夜寐不案,体温38℃-39℃,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白血球总数1200/mm,已住院输液(抗生素及镇咳类西药),1周未效。伴见面赤气促,溲黄、大便三日未解,舌略红、苔厚腻略黄,脉浮滑数。辨证肺失宣降,痰热互结、壅塞于肺,予以麻杏石甘汤合自拟金沸草散加减——生麻黄5克、杏仁6克、石膏12克、甘草2克、前胡5克、旋复花5克(包煎)、白芍5克、云苓10克、川贝3克、桔梗5克、柴胡8克??黄芩5克、粉葛12克一剂。药后身热渐退,体温37.6℃,喘咳顿减,大便亦解、微汗、小便仍少。续上方去石膏;黄芩减至3克、粉葛8克,续服一剂后热退尽,体温36.8℃,白血球6200/mm3。惟咳声仍断续,大便略稀1次/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