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题训练-文献史料型选择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题专题训练-文献史料型选择题

选择题专项训练;文献史料型选择题;【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文献史料型选择题 (2015·湖北荆州一模·3)据《通典》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寖以成风。”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 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 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 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解析】武则天等“以文章取士”,以科举制延揽人才,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故A项正确;“以文章取士”,有利于提高了儒学地位,但不是主要影响,故B项错误;“以文章取士”,科举考试文史内容不一定符合社会需要,故C项错误;科举制有利于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但不是主要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A;【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文献史料型选择题 (2015·新疆乌鲁木齐二模·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前代的尚书行台等,都是暂设的,以应付临时之事,事定即撤。元朝却于中原之地,设行中书省十,行御史台二,以统辖路府州县。可见行省制度 A.源于唐朝的三省制????????????? ?? ??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主要功能是对地方巡察????????? D.形成了地方割据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解析】唐朝的三省是中央机构,而元代行省是地方管理机构,二者之间没有继承的关系,故A项错误;前代的尚书行台是临时有事才设,而元朝的行省是常设机构,说明对地方的管理更加严格,因此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行省包揽了地方的政治、军事、经济事务,并不仅仅是巡察,故C项错误;行省权力虽大,但行使权力时必须受中央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答案】B;【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文献史料型选择题 (2016·湖南郴州一模·4)清代沈垚在《落帆楼文集》中写道:“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作者这里所说的变迁是由于 A.科举制的实行?????????????????????????? B.宰相制的废除 C.行省制的确立?????????????????????????????D.抑商政策的松动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解析】“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这是由于科举制给士农工商的子孙提供了公平的机会,故A项正确;材料中“宋元明以来”,宋元依然有宰相,故B项错误;行省制是元朝设立的,与“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无关,故C项错误;“宋元明以来”,抑商政策从未松动,故D项错误。 【答案】A;【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文献史料型选择题 (2015·湖北荆州一模·16)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记江南民谣:“做天莫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时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诗句反映了 A.手工业生产的雇佣关系???????????????????????? B.经济作物种植得到重视 C.江南农业精耕细作状况??????????????????????? D.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分工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中没有反映出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农民种麻采桑,经济作物种植得到重视,故B项正确;诗句主要反映江南经济作物的种植,而非粮食作物,与精耕细作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江南经济的区域分工,故D项错误。 【答案】B;【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文献史料型选择题 (2015·湖北宜昌一模·25)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这表明 A.重义轻利开始改变???????????????? ??B.商人地位普遍提高 C.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重农抑商名存实亡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析】义利观为传统道德的一对范畴,只要有商品经济存在,趋利的现象就会存在,重利轻义的现象早已有之,故A项错误;在传统社会中就地位而言,儒高商低,而弃儒就贾且士人出身商贾之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说明贾人地位普遍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商人地位提高,不足以说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商人地位提高与政府加大抑商力度并存,而非重农抑商名存实亡,故D项错误。 【答案】B;【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文献史料型选择题 (2015·甘肃一模·26)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条主干大街外,另有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染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