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孙文垣医案》“有发明”案例的论文.doc
浅析《孙文垣医案》“有发明”案例的论文
【摘要】 《孙文垣医案》共5卷,计425案, 由明代孙一奎之子及门人据孙一奎临床经验辑录而成,其中标有 “有发明”、“有大发明”共计57案,其间对证治、经旨多有阐发,见解独特,为后世所推崇。本文从“有发明”案例出发, 分析 其辨证论治,发掘其临床价值,以期对孙一奎学术思想的 研究 有所启示。
【关键词】 孙一奎 孙文垣医案 新安医学
《孙文垣医案》[1] (亦即《孙氏医案》)由明·孙一奎之子及门人据孙一奎临床经验辑录而成。医案以地名汇集,计三吴验案2卷,新都验案2卷,宜兴验案1卷,总计425案。医案中除了按各病症罗列外,于证治、经旨多有阐发,标有 “有发明”、“有大发明”计57案,医理有阐发,辨治有独见。随着新安医学研究的不断升温,该书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现就孙氏“有发明”案例??析如下。
急重疑难 重点突出
《孙文垣医案》其“有发明”者,多为急重疑难病症,如腹痛谵语如狂、产后晕厥发狂、吐血、泄泻发喘、痹证及各种寒热错杂的外感证等。且每至“举家涕泣”,“人皆危之”,“竭技尽方,卒无一应,奄奄床笫,绝不知何病”,“举家计无所之,惟神是祷”,“呻吟不绝口者半月”,“疼不可言,危在顷刻。.”这些急重疑难病症的救治案例,充分反映了孙氏精湛的医技。正如在凡例中介绍“或发明其症,或发明其治,或发明其时令,或发明其经旨,或发明其性情,或其人偏迷不从治理而罕譬曲喻,诱掖窨动之者。” 在医案中,孙氏或针对病机用缓和方剂,或用原方而减少剂量,或停1药观察等, 方法 多端。至于罕见病证,因诸书鲜有言及,无法可遵,无方可循。孙氏则细心揣度,积极施治, 总结 经验。如《新都治验卷二·一妇生女不生子多思郁小便秘而不通转孚症》以“治奇”标注。
医贵审证 用药对证
孙一奎力驳滋阴降火之流弊,《新都治验卷一·黄源金先生内人吐血泄泻发喘》是《孙氏医案》中唯一标注“有大发明”者,指出后学不善师丹溪者,概守其说,一遇虚怯,开手便以滋阴降火为剂,动辄知母、黄柏,惯用寒凉,而畏惧温热,此为不善学丹溪之罪,而于丹溪何尤。《三吴治验卷二·潘见所老先生小盛价疳积》还详细分析了误用滋阴的后果,甚者直接危及病者的性命。虽然孙一奎为新安温补培元名医汪机的再传弟子,但孙氏确强调临床 治疗 当以“证”为处方用药的唯一依据,在“有发明”医案中,也指出了很多病案是医家辨证不精,其中也包括误用温补的病案。如《三吴治验卷二·孙令君令媳产后谵语发热泄泻》:“时师不察,竟以参术投之,即大热谵语,口渴,汗出如洗,气喘泄泻,泻皆黄水无粪,一日夜不计遍数,小水短少,饮食不进,症甚危恶。”《新都治验卷一·陈士美伤寒热症漏底》:“时有俞氏者参芪白术为其敛汗止泻,而汗泻愈剧,呻吟不间昼夜……此为误服参术太早之过。”
可见,孙一奎对“证”的分析很重视。只要是辨证需要,并不拘泥于一家之说。甚至对医界少用和病人不容易接受的探吐法,亦不放弃,只要是辨证施治,也能收效。如《三吴治验卷一·马迪庵公内伤腹胀大小便不利》和《三吴治验卷一·大司马令媳产后晕厥发狂》皆以手入喉中探吐痰涎、宿食而收效。可见,孙氏博采各家众说,不存偏见,滋阴、温补、攻下、探吐,审证用药,择善从之。
善察色脉 谨寻症结
孙氏十分强调“医贵审证”,尤其擅长察色按脉,对五色主病、色脉症统一相参的掌握,技高一筹。《三吴治验卷一·张文学子心病虚弱》案中前医皆执偏断病,见症治症,陷入愈治愈乱、愈重的窘境。孙氏以色脉症为突破口,换向思维,辨疑识误,依据色脉相得者生,判定张文学子心病虚弱并非死症,且是其志愿高而不遂其欲所致的心病非肾病。后询问其病起,病者语其父曰:“吾病由星士许决科于癸酉,是年余落第,而同窗者中,故怏怏于此。”
可见孙氏之治,追溯病史,色脉症参照,一语道破其心病,再改弦更张,前后效果 自然 悬殊。同样,《三吴治验卷一·光禄公痰火胁痛》案中前医使用行血活血散血两月余仍未见效,孙氏紧抓光禄公痰火胁痛“脉左弦右滑数”为痰饮之脉,只有沉伏、孔涩之脉方为瘀血证。这样,一方面肯定病由,找出不效之根源,不致重蹈覆辙;一方面立法组方就有凭有据,审证用药,效果自然确切。
疑难杂病 首重治痰
孙氏 治疗 疑难杂病推崇“百病皆由痰作崇”之说,认为痰之为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痰蒙清阳则眩晕,痰阻心窍则神昏,痰水凌心则心悸,痰聚肺部则哮喘,痰浊滞胸则胸痹,痰凝乳房则核起。而痰之产生多由平素恣食肥甘,少劳多逸致脾虚失运,痰湿内生,气机不畅,与湿浊疲血互结,阻塞脉络。故主张疑难杂病从痰论治。如《三吴治验卷一·马凤林内子隐疾》:乃中焦湿痰,随经水下流,壅于子户也。经下而痰凝,故化为脓,以原非毒,故不痛。用白螺蛳壳火煅存性为君,南星、半夏为臣,柴胡、甘草为佐,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