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工程导论第八讲教程
智能装备及机器人; 未来机械工程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将是智能、数字化;交叉、综合化;柔性、集成化;精密、 微型化;高效、清洁化。其中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总之,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一种智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军事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4、机器人的能力评价标准
智能,指感觉和感知,包括记忆、运算、比较、鉴别、判断、决策、学习和逻辑推理等;
机能,指变通性、通用性或空间占有性等;
物理能,指力、速度、可靠性、联用性和寿命等。
因此,可以说机器人就是具有生物功能的实际空间运行工具,
可以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难以进行的劳作、任务等。;5、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横向上,应用面越来越宽。由95%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
纵向上,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已成为一个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机器人会更加聪明。;6、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
1911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活还差得远。但它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憧憬变得更加具体。
1912年?美国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定律”。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创造,但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
1913年?诺伯特·维纳出版《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阐述了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机能与人的神经、感觉机能的共同规律,率先提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工厂。
;191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即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1915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看法:智能机器“能够创建周围环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问题,能够从抽象模型中寻找解决方法”。这个定义影响到以后30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0年,美国作家埃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小说《I,Robot》中首次使用了“Robotics” ,即“机器人学”。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且在人类受到伤害时不可袖手旁观;
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
???机器人学术界一直将这三原则作为机器人开发的准则,阿西莫夫因此被称为“机器人学之父”。
; 1959年?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1962年?美国AMF公司生产出“VERSTRAN”(意思是万能搬运),与Unimation公司生产的Unimate一样成为真正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的热潮。
1962年-1963年?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4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1965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Beast机器人。Beast已经能通过声呐系统、光电管等装置,根据环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美国兴起研究第二代带传感器、“有感觉”的机器人,并向人工智能进发。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它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拉开了第三代机器人研发的序幕。
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第一台以双脚走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制图项目2教程.ppt
- 机械制图第2章习题指导教程.ppt
- 机械制图第二章教程.ppt
- 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ppt.ppt
-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制图课件教程.ppt
-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教程.doc
- 近视眼的认知与预防.pptx
- 通分鲍玉红.ppt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ppt
- 机械制造工程学第1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教程.ppt
- 剧本杀市场新变革:2025年商业模式创新与消费者行为洞察.docx
- 2025数字藏品交易监管政策及市场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航空电子设备国产化替代产业链产业政策环境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航天军工企业民品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数字藏品市场准入机制与行业创新能力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短视频平台算法推荐机制对青少年认知发展模式的优化策略报告.docx
- 2025剧本杀行业人才流失原因及行业人才流失风险控制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医疗平台健康管理服务与医疗资源整合报告.docx
- 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AI算法应用前景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