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益气健脾活血法为主治疗肝硬化30例的论文.doc
益气健脾活血法为主治疗肝硬化30例的论文
关键词 益气健脾活血法 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家父郑念理副主任医师运用益气健脾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患者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符合《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__’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00±5.62岁;平均病程6.31±3.56年。对照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9.00土7.62岁;平均病程7.65±4.0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复方门冬氨酸钾镁30ml,丹参注射液20~4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甘利欣30ra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有腹水者加安体舒通100~20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10天;或速尿20~40mg,肌注,隔日1次。若血清白蛋白≤28g/l者,加用20%白蛋白50ml静滴。
2.2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基本方:生黄芪、制鳖甲各15~30g,白术20~60g,太子参15g,桃仁10g,炮穿山甲6g,丹参30g,制大黄6~10g。每日1剂,水煎服。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制定。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脾脏回缩,腹水消失;肝功能检测结果正常。好转:主要症状消失或好转,脾脏有所回缩或稳定不变;腹水及肝功能检测结果比原值降低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者。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中,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12例,好转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
4 病案举例
于某某,男,54岁。2006年3月20日初诊。患者有肝病史6年余。近1个半月来,自感上腹胀痛加剧,饮食锐减。经检查后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遂予以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症状无明显缓解,乃转中医科就诊。诊见上腹胀痛,纳呆,大便于燥已5天未行,中度贫血貌,唇绀,面色黧黑,腹部饱满,略显膨隆,肝肿大,剑突下6cm,右肋缘下8cm可及,质中等,脾中度肿大,有轻度腹壁静脉曲张,胸、背可见典型蜘蛛痣,分布不均匀。舌质淡、边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濡。证属气虚脾弱,湿热蕴结肝络。治拟益气健脾、活血通络散结,兼以清热化湿。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基本方加减:生黄芪、制鳖甲、炒麦芽、郁金各15g,白术、丹参、米仁各30g,延胡索20g,桃仁12g,炮穿山甲6g,制大黄、炮内金、枳壳、炒莱菔子、连翘、丹皮各10g。7剂后,患者饮食明显增多,大便已通,精神较前振作,疼痛略减。上方加三棱、莪术各10g,再进7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加减调治3个月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检查均接近常。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5 体会
肝硬化属于中医“鼓胀”、“肝积”等范畴。多系情志郁结,肝失条达;或酒食不节,湿凝痰聚;或感染寒湿、虫毒,皆能壅塞脉络,阻碍血行而成瘀血郁结之证。总之,本病的病理状态是瘀血内阻;体质状态是气虚脾弱。其特点是病实体虚,虚实互间。故治疗当益气化瘀、肝脾同治。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以固护后天之本;丹参、桃仁、制大黄活血化瘀,兼泻下积滞;鳖甲为血肉有情之品,专人肝经血分,滋阴活血、软坚散结;穿山甲具有搜风、软坚、通络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利水之功,与西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略谈企业财务质量的分析的论文.doc
- 略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论文.doc
- 略谈应该如何处理好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的论文.doc
- 略谈统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的论文.doc
- 番木瓜栽培技术的论文.doc
- 番泻叶、蓖麻油、硫酸镁用于椎管内麻醉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进展的论文.doc
- 番茄栽培管理措施探讨的论文.doc
- 番茄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的论文.doc
- 番茄红素软胶囊抗突变作用研究的论文.doc
- 番茄青枯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的论文.doc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的论文.doc
- 益气化淤中药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蛋白激酶C蛋白表达的影响的论文.doc
- 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大鼠的机制研究的论文.doc
- 益气活血清热利湿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激素水平的影响的论文.doc
-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观察的论文.doc
- 益气清热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的论文.doc
- 益肾通络解毒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的论文.doc
- 益脑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影的论文.doc
- 盐碱地及其生物措施改良研究现状的论文.doc
- 盐粳1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