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5333.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0915333

请老师们根据微课系列二所说的方法,录制从所教的课文中捕捉一两处“空白补位”进行语用训练的微课,或设计此类型的教学案例。 在隐含处挖掘 有些文章,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十分讲究语言的含蓄,有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即我们所说的作品隐含之中的空白。这时,教师应当及时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挖掘出它所隐含着的意思,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遣词造句的精妙,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 如:【《鸟的天堂》教学案例】 师:作者在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这里的“逼近”用得恰当吗? 生:我觉得“逼近”一词用在这儿不太恰当。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我们平时讲距离越来越近时,习惯用“靠近”和“接近”,用“逼近”显得不合常规。 生:据我了解,只有当人们遇到压力时,才用“逼近”。作者是坐小船去“鸟的天堂”,所以这里根本谈不上“逼近”。 生:“逼近”有时还含有紧迫、速度快的意思。但作者在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丝毫没有快的意思。 师:是啊,小船走得并不快,作者的心情也很好,可文中竟然用“逼近”,而不用“靠近”和“接近”,看来,值得推敲。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用“逼近”非常准确,因为,河面变窄了,而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枝干多而密,以至于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显得非常高大。相对于小船上的人来说,大榕树有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可以说,大榕树在“逼近”我们,我们也在“逼近”大榕树。 师:有道理,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 生:我们以前读过《小站》,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现在想想,山崖和巨石高大,可以说成是“逼人而来”。同样,高大而充满生机的榕树离“我们”越来越近,不也可以说成“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大榕树吗”? 生:从前面对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巴金爷爷游玩时的心情很好,虽然小船离大榕树还比较远,但他内心却有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逼近”反映了作者想尽快见到“鸟的天堂”的迫切心情。 生:我认为用“逼近”更富有人情味。因为此时,作者亲眼看到的不是一株大树干,而是枝多叶茂、满眼绿色、充满生机、“卧在水面上”的一个生命,作者好像已进入榕树的内心,正在与榕树对话,与榕树交流感情。 师:你能抓住这个词语,深入体会作者的心情,很不错。 生:(先前质疑的学生)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发言,我终于知道,如果把“逼近”换成“靠近”和“接近”,那就太平淡了。因为这样不能突出榕树之大和作者心情之急切。 ? ? ? ? ?本案例中,教师巧借“逼近”一词,挖掘了它隐含着“突出榕树之大和作者心情之急切”的深层含义这一空白点,放飞了孩子们的心灵,拓展孩子们创新思维的空间。 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白杨》一课中“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里的“大白杨,小白杨”仅仅指白杨树吗?《金色的鱼钩》一课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里“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为什么能“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呢?……细细挖掘,无不激发出学生想象和创新的欲望。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