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2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2002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卷一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侥幸(rǎo) 诤文(zhèng) 毗邻(bì) 好高骛远(hǎo)
B.谛听(dì) 修缮(shàn) 偃卧(yǎn) 提纲挈领(ì)
C.开拓(tuò) 粗犷(guǎg) 扉页(fēi) 不无裨益(bì)
D.誊写(téng) 畸形(qī) 隽妙(jùn) 茅塞(sāi) 顿开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列前矛 通霄达旦 引人瞩目
B.鳞次栉比 不擅辞令 杞人忧天
C.巧妙绝伦 鸦口无言 笑逐眼开
D.赏心悦目 留连往返 按排工序
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今天,我们国家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都有一条通向成才的阳关大道。(阳关大道:这里指宽阔的交通大道。)
B.如果把她们的性格的棱角磨平了,这个队也就没有希望了。(棱角:这里比喻鲜明的个性。)
C.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偃旗息鼓:这里指牵牛花在烈日暴晒下停止开花。)
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徘徊:这里比喻犹豫、彷徨。)
4.填人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个特区人增添了一份智慧,特区这个美丽的绿洲就_________出一片嫩绿的叶子,而一片片的绿叶,将会把特区这个绿洲打扮得更加郁郁葱葱。
②只有在今天,这个小镇才真正_________出前所未有的春光,它以春天特有的脚步,在改革开放的金光大道上奋进。
A.进发 散发 B.萌发 焕发
C.萌发 散发 D.并发 焕发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入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发明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水平,正在飞跃前进。
B.我们学校推广普通话的经验,已经通过电视台向全县作了介绍。
C.有没有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是评定好文章的标准之一。
D.听了英雄的事迹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7.对下面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漫卷诗书喜欲狂”,表现出诗人听到收复失地后的喜态;“喜”“狂”两字形象地写出了喜悦情感的强烈。
B.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艰辛的军旅生活;“传”、“照”两字描绘出战地的严冷苦寒,渲染了战斗的悲壮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坚毅顽强的性格。
D.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勾画了卖炭老人悲苦的外貌和艰辛的烧炭生涯。
8.下列课文篇名、人物、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故乡》——闰土——鲁迅
B.《刘姥姥游赏大观园》——林黛玉——曹雪芹
c.《马说》——伯乐——柳宗元
D.《在法庭上》——夏洛克——莎士比亚
卷二
二、背诵和默写(共6分)
9.根据提示填空。
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结尾处揭示全词中心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过零丁洋》中最能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岳阳楼记》中总写洞庭湖气势之大,景象变化之多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