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毒病110
丹毒病(丹毒)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丹毒的患者。
一、丹毒病(丹毒)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病(TCD 编码:TCD:BWC080)和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ICD-10 编码:A46.X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吴孟超、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丹毒病(丹毒)诊疗方案”。丹毒病(丹毒)临床常见证候:
(1)风热毒蕴证
(2)湿热毒蕴证
(3)毒热入营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丹毒病(丹毒)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丹毒病(丹毒)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丹毒病(TCD 编码:TCD:BWC080)和丹毒(ICD-10 编码:A46.X01)。
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或者其他疾病的 治疗并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血糖
(3)心电图
(4)胸部 X 线片
(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 滋病、梅毒)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可选用下肢血管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
1.内治法: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一)风热毒蕴发于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肿胀疼痛,甚至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风热毒邪犯上,与血分热邪蕴结,郁阻肌肤,故见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甚则发生水疱;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故皮肤肿胀疼痛,甚则眼胞肿胀难睁,或伴头痛;风热毒邪与正气相争,故见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为邪热尚在表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大便于结者,加生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d/daihuang.html \o 中药材:大黄 \t _blank 大黄、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m/mangxiao.html \o 中药材:芒硝 \t _blank 芒硝以泻下通腑。
(二)湿热毒蕴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可伴轻度发热,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
辨证分析:湿热下注,复感外邪,湿热毒邪淤结于下肢,郁阻肌肤,经络阻塞,故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热毒炽盛,腐化肌肉,故甚者可至结毒化脓、肌肤坏死;湿邪中阻,故见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湿性粘滞,与热胶结,故易反复发作。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肿胀甚窄或形成象皮腿者,加苡米、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f/fangji.html \o 中药材:防己 \t _blank 防己、赤小豆、丝瓜络、鸡血藤以利湿通络。
(三)毒热入营证: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
治法:清热解毒、镇痉开窍。
方药:紫雪散。并针对风热、湿热辩证口服普济消毒饮或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
2 .外治法
外用金黄膏外敷,1日换一次。7天为1疗程。外用药物过敏者禁用。
皮肤坏死者,若有积脓,可在坏死部位切一二个小口,以引流排脓,掺九一丹。
3.可辩证选用中成药口服
4.其他疗法:砭镰法:用七星针或 HYPERLINK /zhongyaocai/yaocai_s/sanleng.html \o 中药材:三棱 \t _blank 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放血泄毒。针灸疗法:主穴:地机、 HYPERLINK /view/638271.htm \t _blank 血海、三阴交、 HYPERLINK /view/497480.htm \t _blank 丰隆、太冲、阿是穴、四缝。亦可配合拔火罐,以减少丹毒的复发,此仅适用于下肢丹毒。
(九)完成路径标准
红肿热痛基本消失,患者无发热。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若出现辅助检查异常,需要明确异常原因,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