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第1课时)教学设计

PAGE  PAGE 7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故都的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郁达夫为我们描绘了北平秋天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文中充满了对秋天的深切感受,让我们领略到一种落寞、凄清、悲凉、伤感的美。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去感悟秋天的深意,去品味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美感。 学生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年级的美术班,由于学习美术专业的缘故,学生对线条、画面、色彩的感受能力比较强,对美的感受能力也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就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对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所了解,不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学习、深入探究的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部分的学生基础比较差,领悟能力不够强,这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转变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只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本文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现状,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多探讨。根据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在积极的引导中感受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充满诗意的画面,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思索。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培养审美的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对文中重点意象和语言的把握,感受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同时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绘画,去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把自己对于北平秋天的感受变成画面。同时借助多媒体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和信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文章中秋天风景描绘的品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现实生活的良好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环境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把握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和所表现的意境,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把描写的语言变成绘画的语言,描绘出北平之秋的特点和令人难忘的韵味。 教学过程: 导入 春天花谢,秋天叶落,最容易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正因为这样,使“伤春悲秋”成为文学创作的传统题材,历代的文人墨客,把对大自然的感悟变成文字,令后人感慨不已。尤其是描绘秋天的诗文,更是数不胜数。被誉为“千古秋思之祖”的那首元曲《天净沙 秋思》,写出了秋天的悲凉和感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曲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文学史上一篇描写秋天的美文——《故都的秋》感受一下作者郁达夫给我们带来的秋天的美妙图画。(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 让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和参考书来进行介绍,教师适当补充。(投影显示):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使他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3、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 (1)、指导学生拿起笔来,把文中的重点词句划出来,并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 (2)、明确文章脉络:(投影) 第一部分(1—2)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 第二部分(3—12)重点描述故都的秋的特点并发表议论 第三部分(13—14)再次对比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强调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初步赏析文章的内容 (1)、学生集体朗读文章第一、二段,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味 (2)、教师点拨:请大家把文中描写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关键词句找出来 (3)、明确:(板书)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江南之秋:“慢”、“润”、“淡”、“多雨而少风”、“一点点清凉” (4)、教师点拨:“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本篇文眼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