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1.《构造地质学》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构造地质学》教学大纲

《构造地质学》教学大纲 编写责任人:陈新跃 课程编码:02053 总学时数:64学时,其中讲授44学时,实验20学时 学分:4学分 一、本大纲适应专业 本大纲适应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主干课程之一。它是在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等部分基础地质学课程、并具有地形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地质基础教学野外实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课程主要讲述地壳中各类中、小尺度基本构造形态、分类、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地质构造的观察和研究方法、以及进行制图和运用极射赤平投影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观察、认识、描述和表示各种基本地质构造、收集整理有产地质构造方面资料的基本知识和地质思维方法,并能初步应用力学原理分析地质构造的形成、演化和组合关??;初步掌握基本地质图件阅读、分析和编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地质调查和科研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序号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讲授时数实验时数习题课第一章绪论理论授课2第二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68第三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第四章褶皱构造86第五章节理构造22第六章断层构造84第七章劈理和线理2第八章岩浆岩体的构造研究22第九章变质岩区的构造研究2第十章表生构造及撞击构造2四、教学内容、重点 第一章 绪 论 一、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二、本课程的目的、主要内容与其它课程或学科的关系。 三、构造地质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一、利用沉积岩主要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地质构造的基本几何要素—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的概念;构造面的产状—走向、倾向、真倾斜与视倾斜的关系;构造线的产状—倾伏与侧伏及相互关系;面、线产状的间接测定及表示方法;岩层露头分布的“V”字型法则;岩层厚度、视厚度和铅直厚度的概念。 二、地层接触关系、不整合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概念和面、线及其相互关系的赤平投影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岩层露头宽度及其变化; 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一、应力、正应力、剪应力的概念;应变、线应变和剪应变的概念;岩石的变形及变形阶段;应变椭球体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二、应力状态、二维应力分析;应力莫尔圆;均匀应变和非均匀应变;旋转应变和非旋转应变;递进变形的概念及其地质意义;纯剪和单剪;岩石力学性质及其表征——弹性、塑性、脆性、韧性;莫尔、库伦破裂准则及共轭剪裂角;温度、围压、时间、溶液、孔隙压力等因素对岩石力学性质及岩石变形的影响;蠕变和松驰;构造应力场和构造应变场的概念。 三、格里菲斯破裂准则;塑性变形机制和晶格位错的基本概念;岩石有限应变测量的概念。 第四章 褶皱构造 一、褶皱的概念;背形和向形,背斜和向斜,中性褶皱;褶皱要素:核、翼、转折端、枢纽和褶皱轴、轴面、轴迹,脊线和槽线;褶皱形态的描述;圆柱状褶皱和非圆柱状褶皱的概念;褶皱的位态分类(M.J.Rickard.的褶皱分类);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协调褶皱的不协调褶皱;地层层序和标志在褶皱观察和研究中的意义;褶皱的形态及内部小构造的观察研究及意义;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 二、褶皱的波长和波幅;褶皱的几何分类(J.G.Ramsay的等倾斜线褶皱分类);褶皱的组合形式;纵弯褶皱作用,单层纵弯褶皱作用的应变特征、多层纵弯褶皱中的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和柔流褶皱作用;压扁作用、岩石力学性质、层理、层厚等对褶皱发育的影响;构造层的概念; 三、主波长的概念和接触应变带的概念及其意义;同沉积褶皱、底辟作用和盐丘构造;膝折及其形成机制。 第五章 节理构造 一、断裂构造的概念;节理的分类——节理的成因分类;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节理的几何分类,节理的力学类型;节理组和节理系;节理的分期和配套; 二、节理与褶皱断层的共生关系;区域性节理与局部性节理;节理的野外一般观察和研究方法以及节理资料的整理和制图。 三、节理力学性质的复合和转化;羽饰构造。 第六章 断层构造 一、断层和断层要素:断层面、断盘、断层线和位移;断层分类-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及区域构造线关系的分类;根据两盘相对位移的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的特征及其主要组合形式;形成断层的应力状态——安德生断层模式;识别断层存在的标志;确定断盘相对位移的标志;确定断层形成时代的方法;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及识别标志; 二、断层的层次性和断层的双层模式;脆性断层与韧性剪切带的概念;断层构造岩——碎裂岩和糜棱岩的概念;区域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