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3兰亭集序-学习讲义.doc
蘭亭集序 頁 PAGE \* MERGEFORMAT 22
三民4-13蘭亭集序
蘭 亭 集 序
壹、「序」的概說
緒論1.序,通「敘」,原置於書後(如《史記?太史公自序》、許慎〈說文解字敘〉等),宋代開始,書後有「跋」,便將「序」改移置書前,說明著作旨趣及經過,又稱前言、卷頭語。
2.爾雅:「序,緒也。字亦作『敘』,言其善敘事理,次第有序,若絲之緒也。」
3.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按題跋者,簡編之後語也。凡經傳、子史、詩文、圖書之類,前有序引,後有後序,可謂盡矣。其後覽者,或因人之請求,或因感而有得,則復撰詞以綴於末簡,而總謂之『題跋』。」 序跋類◎文前曰序,文後曰跋
*序(書前):敘、緒、引言、前言、弁言
*跋(書後):後序、後記、書後、足後、讀、跋尾
◎分類:
(一)書序
1.自序:
a.宋玉〈神女賦序〉(開山之作)、b.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書後)、c.許慎〈說文解字序〉(書後)、d.連橫〈臺灣通史序〉、e.歐陽脩〈集古錄跋尾〉(收秦到五代金文石刻名品,且詳細解說)
2.他序:
a.皇甫謐〈三都賦序〉(左思三都賦撰成,因名不甚著,請皇甫謐作序,首開請人作序之風)
b.李清照〈金石錄後序〉(原書有夫婿趙明誠作序。記收購金石過程及夫妻志趣相投之情。李清照重閱後作補敘)
【此後序為時間的先後,而非置於後面之序】
c.孫文〈黃花岡烈士事略序〉(為鄒魯之書作序,以先烈精神勗勉國人)
(二)詩序
a.陶淵明〈桃花源記〉:為〈桃花源詩〉的序文,記述武陵漁人無意間進入桃花源一事。
b.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為〈琵琶行〉一詩之本事。
c.文天祥〈正氣歌并序〉:說明〈正氣歌〉一詩創作緣由。
(三)詩集序
a.王羲之〈蘭亭集序〉:作為蘭亭春褉當天眾人所賦詩歌的總序。
b.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與諸從弟(堂弟)宴集時,敦促與會者賦詩所作的序文。
附註 韓愈〈張中丞傳後敘〉――為補李翰〈張巡傳〉的不足而作。贈序類◎源起:託始於老子「君子贈人以言」之說。
◎性質:應用文的一種,或抒發離情,或嘉勉、勸慰行者。
◎內容:1.贈人以言,表忠告之誼及敬愛之忱。
2.早期以抒情為主,後來則抒情、說理、敘事無所不包。
3.韓愈擴大其內容題材。
◎異名:蘇洵父名「序」,蘇家因此避諱而不用「序」字,改用「引」或「說」。如蘇洵〈送石昌言北使引〉、蘇軾〈稼說送張琥〉。
◎名篇:韓愈〈送董邵南序〉、〈送孟東野序〉、〈送李愿歸盤谷序〉;柳宗元〈送薛存義序〉;歐陽脩〈送徐無黨南歸序〉;王安石〈同學一首別子固〉;蘇軾〈稼說送張琥〉;曾鞏〈贈黎安二生序〉;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貳、認識「王羲之」
關鍵詞入木三分、坦腹東床、愛鵝成痴、蘭亭集序、題扇濟人、王右軍、書聖、鵝池、千里送鵝毛、墨池《晉書》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歌詠詩右軍本清真,瀟灑在風塵。山陰遇羽客,愛此好鵝賓。
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永字
八法劃如列陣排雲,撓如勁弩折節,點如高峰墜石,直如萬歲枯籐,撇如足行之趨驟,捺如崩浪雷奔,側鉤如百鈞弩發。曾鞏
〈墨池記〉義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書法
作品1.〈蘭亭集序〉 2.〈快雪時晴帖〉 3.〈喪亂帖〉 4.〈黃庭經〉(《道德經》) 5.〈十七帖〉 6.〈姨母帖〉《幽夢影》楷書須如文人(楷如立);草書須如名將(草如奔);
行書介乎二者之間(行如趨)。備註「衛夫人教王羲之看『萬歲枯藤』,在登山時攀援一枝老藤,一根漫長歲月裡長成的生命。孩子藉著藤的力量,把身體吊上去,藉著藤的力量,懸宕在空中。懸宕空中的身體,可以感覺到一枝藤的強韌──拉扯不開的堅硬頑固的力量。老藤拉不斷,有很頑強、很堅韌的力量,這個記憶變成寫書法的領悟(努)。」(蔣勳《漢字書法之美》)
叁、王羲之與〈蘭亭集序〉
王羲之是中國享有盛名的書法家,最有名的作品是〈蘭亭集序〉。唐太宗以後,〈蘭亭序〉已成為讀書人寫字必習的範本。〈蘭亭集序〉的摹本與刻本之多為古今之冠,最有名的是〈神龍本〉,更有不少人寫文章專門討論這帖。有史以來,從沒有第二件書跡如此受到重視。 〈蘭亭集序〉的寫作有其背景。中國古來就有「修褉」的風俗。每逢春花三月,蘭蕙送香的時候,古人就採百花香草,洗澡潔身,祭神歡宴,以避災禍。「修褉」原來在每年三月「上巳日」舉行,魏晉以後,固定在三月三日,從潔身祭神,洗除不祥的原意,又逐漸轉變為玩賞景物,飲酒作詩,臨流聚會的「野宴」大會。參加的高人雅士坐在曲折的溪水兩旁,司令的人斟酒一杯,放入溪水漂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