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和政德建设10分作业1.docx

中华传统文化和政德建设10分作业1.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传统文化和政德建设10分作业1

1. 军礼 分五个项目即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和大封。 (填空 ) 2. 建设 诚信政府 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 (填空 ) 3. 汉初贾宜提出“ 民为政本 ”的著名理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 (填空 ) 4. 从“礼”方面来看,为仁需要以礼作为框范,而礼是行仁的()。 (单选 ) A、手段 B、目的 C、归宿 D、目标 5. (),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 (单选 ) A、智者 B、明者 C、仁者 D、礼者 6. 所谓()是指对父母不能绝对的顺从,《孝经》云:“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单选 ) A、敬亲 B、奉养 C、待疾 D、谏诤 7. 在儒学中,忠的表现不包括()。 (单选 ) A、“爱人”的基本表现 B、忠于君,忠于国 C、忠于人情世故 D、忠于天道 8. 传统社会中“齐家”的主要内容有()。 (多选 ) A、父慈子孝 B、兄友弟恭 C、妯娌间的关系 D、夫义妇顺 9. 关于修身中学与思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 A、自我修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B、需要人们做到坚持不懈的学习 C、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D、学习和思考需要结合起来 10. 春秋时期,忠的含义涵盖了()。 (多选 ) A、君—臣关系 B、个体—集群关系 C、社会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 D、以上均是 11. “齐家”观念与当代干部道德实践中提到,没有家庭的和谐幸福,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幸福。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传统孝文化孝敬父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 (判断 ) 正确 错误 13. 随着春秋末年的礼乐崩坏的局面的出现,“义”逐渐与“利”相联系起来,被加以思考。 (判断 ) 正确 错误 14. 孔子修身思想的主要内容中,“智”包括理智、理性、智慧、学识,智的内涵是思维,外在形态是知识。 (判断 ) 正确 错误 15. 当代社会中的“义”对各级干部的道德实践的影响。 (简答 ) (—)认识到社会生活中义与利总是并存的 早些年,多有人批评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指其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提出应为人的利益追求正名。近年来,世道轮回,人们又为利欲熏心、物欲横流所苦恼,于是又有人重提回归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然而,把今日道德的堕落归咎于人们的见利忘义,与当年把经济的落后归咎于传统的重义轻利一样,简单但不靠谱。不管是早先的批评者还是近来的推崇者,就其把儒家的重义轻利看作是把义与利分离甚至对立起来看的观点,都是流于表面,不明就里。儒家之重义轻利,绝非主观上要把义与利分离甚至对立起来,而是说面对义与利客观上的冲突,人应该怎么办?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荀子主张“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义中总有个利存在,利中总有个义存在。关键是如何看清“义”和“利”。义有大义,也有小义;利有大利,也有小利。官场上的江湖义气,表面上看似乎是有一点利他主义,但对全社会来讲,狭义上的江湖义气往往只是一种小义、私义。作为各种社会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更应该从大义、大利的角度去看待一切问题和事情,避免各种小义和小利。天地生万物而不偏私,爱万物而一视同仁,所以作为人道之一的“义”的精神。为此要求各级干部,在行为上也应该做到无偏无私,做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公公平平,做到“循理而行”。“义者,宜也”,宜的意思是应当、应该。这也说明,人的行为要与一定的准则相适合。 当今社会要具体理解孔孟义利观的本意,需要理解孔子的“名”的观念。胡适曾说,“正名主义,乃是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辜鸿铭也提到,“名分大义”是儒教中“最重要的思想”,儒教与其他宗教的本质区别也正在于此。儒家关于社会秩序正当性的看法,是一个人的“名”决定他的“分”。所以有“名分”、“应分”之说。而这“名分”或“应分”既包括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包括他应得的权力和待遇。简言之,责、权、利统一于名,义与利通过名连接起来,统一起来。义就是安分守己。合乎名分之利,本身就是合乎义的,只有非分之利才是不义之利。 (二)以义作为主导个人处理义利关系的准则 孔子以义为立身处世之本,提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义以为质”等主张,强调君子出来做官,目的就是为了行义。所以孔子又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命题。后来,这一命题被儒家发展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义利之辨”。荀子说“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义胜利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西汉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清初的颜元把道义与公利结合起来,提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以计其功”。当代各级领导干部,当然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这个优秀的部分,做官、当干部是为了“行义”,这个“义”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利为民所谋”。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