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
1. 太平天国起义:
背景:国内: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清政府为了支付高额赔款,大幅增加税收。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纷纷自发反清起义。
国外:西方列强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相继走上对外掠夺道路。
经过:1851年金田起义,至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其后进行北伐,东征与西征。1855年北伐军失冯官屯,统帅林凤翔,李开芳阵亡。而西征和东征皆胜。1856年军事上达到全盛,同年天京事变爆发,由攻势转为守势。直到1864年洪秀全病死,同年7月太平天国被中外反动势力消灭。(P41)
意义:第一, 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二,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第三,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
第四, 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第五, 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P43)
2.洋务运动
背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等人痛定思痛,意欲图强。在此之前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呈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一些头脑比较清楚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等人,)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开始了“师夷长技以自夷”。(P44)
国外:西方列强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相继走上对外掠夺道路。
经过: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
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1861年,清政府设立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2-1863年,设立学堂,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翻译馆;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军火机器总局(后改名为北洋机器制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由容闳指导选派。
1878年,在兰州建立中国第一家机器毛纺织厂。
188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
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2年,建立旅顺军港。
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了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年,在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P46)
意义: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还有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3. 清末“新政”
背景:国内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等野蛮的排外暴乱事件造成列强大举入侵,酿成弥天大祸。加上列强的政治压力和财政上的严重的亏空,清朝统治地位受到动摇。(P56)
国外;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尾声,列强争夺资本利益。
经过: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任命奕劻、李鸿章等6人为政务大臣,5月增补张之洞、刘一坤等3人为参赞,全权负责新政各项事宜,但新政的各项主张和推广实施权力仍集中在慈禧太后一人手中,7-8月间,两江总督刘一坤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上奏三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慈禧太后称赞,便以此二人主张制定新政措施蓝本。之后在1901-1905年陆续颁布新政措施30余项(详见P56)
意义:清末新政未触及清朝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高度的皇权,只是一场清政府维护阶级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而已;但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却带有明显进步思想和举措,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同时也为民主思想传播创造了条件。
4. 武昌起义
背景: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清廷「预备立宪」和组成的“皇族内阁”引起人民不满。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清廷对外出卖国有铁路,引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
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