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活动中如何拓展孩子的兴趣
摘要:通过开发新内容、拓展内涵、关注个体、听取反馈的方式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获得快乐的体验,正确认知外部世界,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区域活动 开发 拓展 关注 反馈 发展 成长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教育教学形式。它是幼儿学习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通常以操作和摆弄为主要的活动方式,以快乐和满足为主要目的,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同时获取生活体验,积累生活常识,为熟悉社会做好准备。但是,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保持一定的兴趣,不断地去探索体验,我们的幼儿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怎样才能在区域活动中持久保持幼儿的活动兴趣,增强活动效果呢?我认为,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
一、留心观察,不断开发新的区域活动内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区域活动内容都是橡皮泥、绘画、商店、交通信号灯、医院、厨房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的厌倦现象,他们带有明显的倦怠,提不起兴趣。也许,这些活动他们已经很熟悉了,熟悉得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是的,区域活动的设置需要幼儿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才能完成。每一个活动区域的完成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园往往轻易不改变区域活动的设置,更不易增添新的活动区域。实际上,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完成区域设置。比如,我在幼儿园实习的教学实践中看到有些孩子缺少与小朋友沟通的勇气,有些孩子明显的不合群。针对这些问题,我精心设置了“我爱我家”主题区域活动。利用园内现有的凳子、厨具、小床、桌子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家。然后组织孩子们分别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想象家里的谁在做什么,互相之间怎么关心的。比如孩子生病了,妈妈会怎样,爸爸会怎么做。妈妈每天回到家都做什么,爸爸回到家每天都做什么。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互相关心,知道了做饭的辛苦,还懂得了感恩。区域活动的内容很多,有时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思维,不需要投入??的材料,利用原有的实物就能开发出心的区域活动了。
二、积极引导,持续拓展区域活动的内涵。任何一个区域活动总有玩腻了的时候,那么能不能在常见的区域活动中拓展出心的内涵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能在原有的区域活动中变化出新的玩法,拓展新的内涵。我在教学实践中曾经见到这样一个实例。大班设置了一个过河的游戏区域。小河里有几块石头,小朋友们要踩着石头过河。孩子们玩了几次兴趣就明显降低了。后来再选择活动区域的时候,多数小朋友都不喜欢选择这个区域。后来有一天老师带几个小朋友把活动中的“石头”——椅子想象成了新的物体,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大家玩得非常开心。老师说我们现在把这些椅子拼成一座小桥咋样?孩子们很快就拼成了一座桥,大家开心地走来走去。后来老师又让小朋友自己拼桥,看谁拼得快过桥快。再后来老师又让小朋友两个人三个凳子合作拼桥过河。这样的改变让这个区域活动有了竞争,也有了智慧,更有了想象。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也拓展了区域活动的新内涵。
三、关注个体,注重活动效用的整体提高。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我曾见过,在活动中有个孩子明显地处于孤独无趣的状态。那是一个加油站的区域活动。动作简单,便于模仿,孩子一下子就学会了。来加油的车子也是走一下形式就过去了,唯有那个加油的孩子一个人在那里落寞地等待。孩子和老师都有些无聊。这时候,幼儿老师应该关注到这个个体,她应该及时地变换绝色,或者给这个孩子增添新的任务,给他新的体验。否则,这个孩子在这次区域活动里是没有收获的,甚至会产生厌倦心理,也不利于以后的区域活动和身心的成长。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的幼儿老师一定要宏观掌控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关注个体,及时调整,从而提高区域活动的整体实效性和时效性。
四、听取反馈,共同改进区域活动中的问题。①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孩子的世界是一个纯净明澈的世界,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孩子们往往能用他们简单的思维去看待事物,于是有了和我们成年人不同的想法。学会聆听孩子的想法,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也更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在交通信号灯区域活动的时候,我分好了角色,孩子们就开始玩起来。开车的有秩序地按照信号灯指示的行走,小“交警”也开始尽心尽责地指挥。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可是,过了一会儿,那个扮演交警的孩子跑到我身边问我:“老师,他们不停我的指挥咋办啊?”是啊,要是驾驶员们不听指挥咋办呢?我就问那个孩子:“那你说该咋办呢?”“教育他们啊,让他们爱护走路的人听指挥啊!”我说那你教育看看吧!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看到了那个小“交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