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卖场斗价怎样斗到点子上.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卖场斗价怎样斗到点子上

卖场斗价如何斗到点子上???(2006-12-01 10:00发表) 标签: From CMMO.cn 在很多没有价格策略或不重视价格策略的零售企业里,门店表面上的红火往往掩盖了真实的赢利状况。有的零售商为了方便操作,所有的商品一律只抓5点或10点毛利,这种做法非常可笑,也非常危险。 对于超市来说,所谓的“天天平价”,或“高低价”策略,都只是战略上的价格定位。在一线的、区域的门店里,价格策略完全是瞄着那些步步紧逼的竞争店去的。 但在实际中,竞争性价格策略往往被胡乱使用,注重了“价格”,却忽视了“策略”,以为卖场之间的商品价格竞争就是“价格战”,结果影响了企业的直接利润。 那么如何操作才算是把价格策略做到位呢? 调查对手的价格策略 竞争性的价格策略,很简单,就是根据商品的敏感度,策略性地与对手做价格竞争。其前提是了解敌方的价格信息。这要求有固定的组织、人力去深入对方门店勘察、记录,然后分析和整理。有的卖场成立了价格策略的专管组织—行销市调组(有的超市直称其为价格组),专人负责价格策略的管理与实施。它们负责决定: 首先,调查谁? 商品价格做得好不好,说白了就是顾客对大卖场的价格印象是否好。而顾客确定这里是否物美价廉,是由“货比三家”得来的—他们在比较哪些同类型卖场?这是重点。 以笔者所在的卖场为例: 1.用商圈法划定竞争范围,即以自身为中心,向外辐射3公里商圈内的同类型卖场,定义为竞争对手。具体划分法如下(括号外是顾客描述,括号里是便于向一线员工解释而使用的概念): 1公里—亲爱的芳邻(势在必得区) 2公里—竞争最激烈(大意不得区) 3公里—游移不决(极力笼络区) 3公里以上—慕名而来(形象成功区) 2.用顾客满意度调查甄别重点竞争者,即通过问卷调查来甄别。问卷上询问:除了来我们这里购物,您通常还会选择: A. ***超市;B. ***仓储;C. ***量贩。然后,按照顾客选择的比例来确定重点竞争对手。 这两种方法层层推进,用数据作依据,最后能客观地找出竞争对手。 其次,调查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不就是调查对手的商品价格吗? 但一个卖场的商品品类有上千种,单品则以万来计算,不可能全盘调查。 那么调查谁?答案是“敏感性”商品。商品的敏感性是指商品被顾客购买时的被关注程度,范例可见表1。 上表中★表示的商品,顾客的关注程度都相对较高,属于敏感性商品。举例说明:杂货类常买常用的大米和卫生纸、广告力度强的品牌牙膏、时下流行的饮料;家电类顾客常买的手机、季节性的空调、烤炉等。 按照商品的敏感度高低程度,我们卖场把商品分为了3类(图1): 绿色商品:敏感度较低,如家电类商品中的多数产品,顾客不是每天都会关注。 红色商品:敏感度适中,如家用百货里的锅碗瓢盆,顾客会一定程度地关注。 妈妈商品:敏感度极高,顾名思义,就是妈妈们天天关注的生鲜、柴米油盐、日用百货。 红色商品及妈妈商品的价格直接影响着卖场的价格形象,是价格跟踪调查的主要对象。那么,如何从成千上万的商品中选出它们呢? 方案一:每月敏感性商品由客人选出。在卖场周边小区进行客人购买商品的问卷调查,选出妈妈商品。 方案二:从每月销售数据中得出。由商品管理部依照“畅销商品排行榜”选出。 综合整理顾客的主观关注度和销售记录的客观数据,选出敏感性商品。这样的选择不是一次性的,要不停更新。因为市场随着季节不断变化,顾客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我们的卖场会以“月”为单位选出当月的妈妈商品。 再次,如何调查? 我们的卖场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市场价格的跟踪市调,其专业人员为价格专员。他们是价格策略的跟踪、管理、实施者。其具体工作分为: 1.每年根据市场的状况调整更新价格策略的内容,如市场跟价原则的更新; 2.每月督促商品部更新敏感性商品列表,即实际参与价格竞争的具体商品; 3.每日到市场进行价格调查比对; 4.每日依据市场调查的状况,调整自身卖场的商品价格情况。 看起来每日的工作比较简单,只是到竞争卖场查一下价格,回来后再调整自己的价格。其实,这其中隐含着很大的工作难度。王蓁先生在本刊2005年10月号已有基本介绍,但还有一些问题: 1.首先,大卖场的商品种类成千上万,怎么才能在有限时间内找到你想调查的商品? 价格专员调查前,先要对调查的内容了然于心,不能只死记硬背调查商品列表,而要彻底了解商品结构。 首先,在自己的卖场进行识别训练,即找商品。为方便顾客购买,每个大卖场的商品陈列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非常固定的,而且商品大分类原则也基本保持一致,通常分为:杂货类、生鲜类、百货类、休闲类、家电类等,在这些大分类下再细分小分类。在自家卖场里先训练找商品,效率很高—我们的视觉记忆远比文字记忆要深刻和快速。 2.各卖场都是禁止进入卖场拍照、抄写价格的。价格专员本质上来说就是“商业间谍”,被竞争对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