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最终选编
隧道设计说明书一、概 述
1、设计依据
(1)我院与业主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道路规划图;
(3)重庆市xx区xx隧道工程1/500带状地形图和定测资料;
(4)重庆市xx区xx隧道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2011年12月);
(5)重庆市xx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区xx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xx发改委函【2011】315号);
(6)xx隧道勘察设计工作专题会备忘录(重庆市xx区大通道建设管理委员会第 2 期,2011年09月24);
(7) xx隧道工程方案设计工作汇报会备忘录(重庆市xx区大通道建设管理委员会第 3 期,2011年10月20);
(8) 专题研究xx隧道设计方案比选工作备忘录(重庆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第25期,2011年11月19);
(9)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xx)环准[2011]243号,2011年12月20);
(10)重庆市xx区水务局关于xx区xx隧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xx水务函[2011]152号,2011年12月23);
(11)重庆市xx区规划局有关本工程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函》(渝规黔方案函[2012]0012号,2012年3月31);
(12)《xx隧道工程工作协调会》,第2期,重庆市xx区大通道建设管理委员会,2012年9月;
(13)《重庆市xx区xx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审查意见》。
(14)与本工程相关的其它专题会议纪要。
2、设计原则
本施工图设计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并参考《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进行编制。
隧道设计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并按照与的相关协调意见,在严格遵守交通部颁发《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同时,借鉴国内若干类似条件隧道的工程实例,按新奥法理论,结合隧道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工可研究报告批复及方案设计比选意见执行情况
2011年12月13日,xx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了项目工可研究报告批复。施工图文件严格执行了批复中:全线按设计速度40公里/每小时,主线路基宽度28.25米,隧道宽度13.2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公路-I级,其余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执行。
工可研究报告批复要求项目按城市主干路Ⅱ级道路等级标准建设,依据xx区人民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及2012年8月30日,重庆市xx区大通道建设管理委员会《xx隧道工程工作协调会备忘录》(第2期)要求,将建设标准对应调整为公路一级,兼顾市政道路功能。施工图设计建设标准按一级公路兼顾城市主干道执行。
2011年11月11日下午xx区人民政府401办公室召开了xx隧道设计方案专题研究会。区政府以专题会议纪要作为设计方案审定批复及下阶段施工图设计的依据。会议议定:方案一(立交带右转匝道方案)为最佳设计方案,同时增设左转匝道;明确按三车道进行设计和建设。施工图设计文件严格按专题会议纪要技术标准执行。
施工图审查意见修改情况说明:
(1)优化路面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已将路面结构进行优化,路面结构采用40m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 上面层(SBS改性沥青)+60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C 下面层+240mm钢纤维混凝土。
(2)细化路、隧、立交纵面衔接及协调;施工图设计中线位调整已综合考虑路、隧、立交纵面的接及协调。
(3)进洞口处存在偏压对进口偏压段采用偏压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采用28cm喷射混凝土、I20b型钢,二衬采用60cm厚C30钢筋混凝土),并对进口左侧边坡采用锚网喷进行支护处理。
4、工程规模及主要内容
xx隧道(老城区至xx组团)是连接老城区至xx组团的干道复线,为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现状xx隧道的补充,有利于促进xx组团的建设,也是完善xx组团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举措。隧道总体设计时,考虑了路线的走向,两端接线、隧道营运的安全、环境保护、建筑红线等制约因素。隧道的线形、洞门位置服从道路设计要求。
xx隧道起讫里程主线桩号为K0+375~K1+745,隧道全长1370m。隧道起点洞口位于xx老城区东部的新华大道(原雄鹰大道)上,终点洞口则在xx组团的正舟路侧上方。隧道内标准段道路为三车道,设计全宽为13.25m,两侧检修道宽度左右各1.0m。隧道内轮廓均采用四心圆坦拱形式。另洞内还设有通风、照明、消防等隧道运营设施,并为部分市政管线穿越隧道预留了一定的安放空间。
隧道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其包含的主要工程内容为洞口及洞门、洞身结构等主体结构、防排水、路面、人行横洞及独立避难间、中压配电洞室、通风、照明及供配电、营运管理设施等。
二、场地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1、自然地理
(1)交通位置
xx隧道位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