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子注入技术(Implant)教程
离子注入技术
摘要 离子注入技术是当今半导体行业对半导体进行掺杂的最主要方法。本文从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仪器结构以及一些具体工艺等角度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介绍了该技术的一些新的应用领域。
关键字 离子注入技术 半导体 掺杂
绪论
离子注入技术提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刚提出时是应用在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究领域。后来,随着工艺的成熟,在1970年左右,这种技术被引进半导体制造行业。离子注入技术有很多传统工艺所不具备的优点,比如:是加工温度低,易做浅结,大面积注入杂质仍能保证均匀,掺杂种类广泛,并且易于自动化。
离子注入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推动了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工业的发展,从而使集成电路的生产进入了大规模及超大规模时代(ULSI)。由此看来,这种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了解这种技术进行在半导体制造行业以及其他新兴领域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2 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
2.1 基本原理
离子注入是对半导体进行掺杂的一种方法。它是将杂质电离成离子并聚焦成离子束,在电场中加速而获得极高的动能后,注入到硅中而实现掺杂。
离子具体的注入过程是:入射离子与半导体(靶)的原子核和电子不断发生碰撞,其方向改变,能量减少,经过一段曲折路径的运动后,因动能耗尽而停止在某处。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离子射程”、“”等几个问题,下面来具体分析。
离子射程
图2.1.1(a) 离子射程模型图
图2.1.1(a)是离子射入硅中路线的模型图。其中,把离子从入射点到静止点所通过的总路程称为射程;射程的平均值,记为,简称平均射程 ;射程在入射方向上的投影长度,记为,简称投影射程;投影射程的平均值,记为,简称平均投影射程。
入射离子能量损失是由于离子受到核阻挡与电子阻挡。定义在位移处这两种能量损失率分别为和 :
(1)
(2)
则在内总的能量损失为:
(3)
(4)
的计算比较复杂,而且无法得到解析形式的结果。图2.1.1(b)是数值计算得到的曲线形式的结果。的计算较简单,离子受电子的阻???正比于离子的速度。
左图中,时,
图2.1.1(b)离子总能量损失率数值计算曲线
图2.1.1(c)Sn Se时离子路径 图2.1.1(d)Sn Se时离子路径
讨论:
(1)当入射离子的初始能量小于所对应的能量值时,,以核阻挡为主,此时散射角较大,离子运动方向发生较大偏折,射程分布较为分散。如图2.1.1(c)。
(2)当远大于所对应的能量值时,,以电子阻挡为主,此时散射角较小,离子近似作直线运动,射程分布较集中。随着离子能量的降低,逐渐过渡到以核阻挡为主,离子射程的末端部分又变成为折线。如图2.1.1(d)
基本结构
离子注入机总体上分为七个主要的部分,分别是:
①离子源: 用于离化杂质的容器。常用的杂质源气体有 BF3、 AsH3 和 PH3 等。
②质量分析器: 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电荷质量比,因而在分析器磁场中偏转的角度不同,由此可分离出所需的杂质离子,且离子束很纯。
③加速器: 为高压静电场,用来对离子束加速。该加速能量是决定离子注入深度的一个重要参量。
④中性束偏移器: 利用偏移电极和偏移角度分离中性原子。
⑤聚焦系统: 用来将加速后的离子聚集成直径为数毫米的离子束。
⑥偏转扫描系统: 用来实现离子束 x、y方向的一定面积内进行扫描。
⑦工作室: 放置样品的地方,其位置可调。
图2.2离子注入系统示意图
离子源
根据离子源的类型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等离子体型离子源、液态金属离子源(LMIS)。
其中,掩模方式需要大面积平行离子束源,故一般采用等离子体型离子源,其典型的有效源尺寸为 100 mm ,亮度为 10 ~ 100 A/cm2.sr。而聚焦方式则需要高亮度小束斑离子源,当液态金属离子源(LMIS)出现后才得以顺利发展。LMIS 的典型有效源尺寸为 5 ~ 500 nm,亮度为 106 ~ 107 A/cm2.sr 。
液态金属离子源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亮度小束斑的离子源,其离子束经离子光学系统聚焦后,可形成 纳米量级的小束斑离子束,从而使得聚焦离子束技术得以实现。此技术可应用于离子注入、离子束曝光、刻蚀等。
工作原理:
E1 是主高压,即离子束的加速电压;E2 是针尖与引出极之间的电压,用以调节针尖表面上液态金属的形状,并将离子引出;E3 是加热器电源。
针尖的曲率半径为 ro = 1 ~ 5 mm,改变 E2 可以调节针尖与引出极之间的电场,使液态金属在针尖处形成一个圆锥,此圆锥顶的曲率半径 仅有 10 nm 的数量级,这就是 LMIS 能产生小束斑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师《语言学概论》模拟题教程.doc
- 福建八县一中2015-2016年高三物理期中联考试卷及答案教程.doc
- 日升昌人员素质测评举措.ppt
- 日本 教育敕语.pptx
- 福建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实习周记教程.doc
- 福师《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作业二教程.doc
-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前身为1907教程.doc
- 日本女孩撞脸元朝公主画像笑翻网友.docx
- 福建师范大学远程教育2016秋季计算机应用基础1教程.doc
- 社群应用案例教程.ppt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1.《大自然的声音》课件(共45张PPT).pptx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九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素养测试(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