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水常用饵料生物-水生动物实验中心
常用餌料生物
現今水產養殖產業中,幼苗的蓄養通常在人為控制的環境下進行,養殖生物在此階段因為口徑小、消化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加上幼苗各階段食性的變化,這些都成為稚魚攝食適當食物的限制因子,因此如何提供適合幼苗的食物,成了決定養殖成敗的首要條件。
人工飼料製造技術已經日趨成熟,相關學者討論到微粒飼料應用於貝類、甲殼類及魚類等水產生物的效果,他們指出微粒飼料對某些蝦類和淡水魚類幼苗的效果頗佳。然而,至今仍有大部分貝類及海水魚類幼苗無法突破,因為其體型小、缺乏或消化酵素不完全,致使幼苗攝食微粒飼料效果不彰,即使被攝食也不一定被消化吸收。餌料生物具有適當的游泳能力,可以廣泛的分布在各水層中,有助於活動力低的幼苗攝食。餌料生物包含動植物性浮游生物,不但種類多、易消化、體型大小也不同,所包含營養也豐富多變,可以提供幼苗較多機會去攝食符合所需要的食物來源。因此餌料生物至今仍為水產種苗生產中不可取代之一環,能否充份提供穩定、大小適中、營養價值高之餌料生物將左右種苗生產成敗之主要關鍵。現今養殖現場長使用的餌料生物有輪蟲、橈足類、豐年蝦及微藻等。
動物性餌料生物:
輪蟲
(/baike/pic/item/6648d73d8d0e96d29e3d627c.jpg)
輪蟲(rotifer)因頭部有一圈類似轉輪狀的纖毛冠因此得名,
隨季節及水溫不同,其型態與大小可分為三種:
L型:背甲前緣突起鈍,甲長介於162~243μm之間,低水溫期出現。
S型:背甲前緣突起尖,甲長介於150~205μm之間,終年可見。SS型:背甲前緣內縮,甲長介於94~163μm之間,高水溫期出現。輪蟲最合適之培養鹽度為15~25 ppt;極小型(SS)及小型輪蟲(S)最適溫為28~33 ℃,大型輪蟲最適溫為25~28 ℃;溶氧對輪蟲增值之影響亦因其大小而異。大型種在2.3 ppm溶氧以上時,其增殖率與產子數皆不受影響。小型輪蟲在溶氧為0.9~6.1 ppm間均不受影響,因此小型種之打氣適量即可。輪蟲在pH 7.5~8.5間其增殖情形最佳。現場養殖多運用於各樣魚、蝦、蟹種苗初期餌料生物。
劍水蚤(橈腳類)
(/image/%25E5%258A%258D%25E6%25B0%25B4%25E8%259A%25A4/fenganye/005.jpg)
橈腳類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橈腳亞綱,種類約有6000種,多數為海水種。橈腳類多半身體小而細長,體長約0.3~10.0㎜,以1~4㎜ 為主,劍水蚤(Cyclopoida )水中動作迅速,以小型浮游生物(包含輪蟲、小型橈腳類)為主要捕食對象。現場養殖多直接投餵魚、蝦苗中後期。
3.豐年蝦
(水生動物實驗中心自攝)
豐年蝦(brine shrimp)是一種重要的餌料生物、尤其是幼魚的開口飼料,一直受到水產養殖者們的重視。目前全世界已發現超過50種品系。豐年蝦屬廣鹽性生物,可生活在10~220‰,容忍範圍:1~340‰?,其最適鹽度為30~50‰、最適水溫25~27℃、最適pH值:7.5~8.5、溶氧:>1ppm即可存活。豐年蝦為雜食性濾食生物,以50μm以下的單細胞藻類、原生動物、細菌、酵母、有機碎屑較佳。剛孵化之無節幼蟲體長約為0.35 mm,歷經15次蛻皮變為成蟲。現場養殖多用於魚、蝦、蟹苗後期餌料生物。
植物性餌料生物:
海洋擬球藻 Nanno
(/instruct/fawley/coccoids/Itasca/Tow2-24P-1wb.jpg)
海洋擬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屬金藻門(Chrysophycophyta)、真眼點藻綱(Eustigmatophyceae)、真眼點藻目(Eustigmatales)、單珠藻科(Monodopsidaceae)。直徑為2~5 μm。擬球藻主要棲息地帶為溫帶水域,最適鹽度範圍鹽度為20~35 ppt;光度為1,000~12,000 Lux之間, pH值範圍為7.5~8.8偏鹼性之水域內;溫度以25~31 ℃為最佳。現場養殖方面多應用於輪蟲滋養及海水魚苗之投餵;亦可直接投餵當作文蛤、牡蠣、淺蜊及真參幼生之餌料。
周氏扁藻 Tetra
(http://protist.i.hosei.ac.jp/pdb/images/Chlorophyta/Tetraselmis/sp_06.jpg)
周氏扁藻(Tetraselmis chui)屬綠藻門(Chlorophycophyta)、綠色鞭毛藻綱(Prasinophyceae)、綠色鞭毛藻目(Prasinocladales)、綠色鞭毛藻科(Prasinocladaceae),直徑為8~16 μm。藻體型態為橢圓或卵圓形,細胞內有一杯狀並呈現綠色之色素體,其為葉綠體,而細胞後端有一蛋白核。在杯狀缺口處伸出四根等長鞭毛。藻體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