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线 路 连 接;*;*;*;*;*;*;*;*;*;*;;*;*;(2)有害空间;可动心轨撤叉; 道岔始端(或称岔头)与道岔终端(或称岔尾):尖轨尖端前基本轨端轨缝中心处称道岔始端,而辙叉根端轨缝中心处则称道岔终端。; 2.对称道岔 ; 2.对称道岔 ; (b)机务段 ;五、三开道岔;(2)运用特点:; 判断:开通三个不同方向时尖轨如何转动 ;三 开 道 岔 实 例 图;六、交分道岔;(2)运用特点:;判断:道岔开通不同方向,各尖轨如何转动;七、道岔结构 ; 2. 尖轨; 2. 尖轨;普通断面尖轨; 2. 尖轨; 2. 尖轨; 3.跟端结构(活接头); 4.辙叉; 4.辙叉; (4)曲线辙叉:一股轨线保持直线(直向),另一股轨线为曲线或两股轨线皆为曲线,可以缩短道岔长度或加大导曲线半径,以提高道岔过岔速度,缺点是制造工艺负责,不能左右侧互换使用。;八、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18号、24号辙叉转角分别为9号、12号辙叉的一半。;A;八、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八、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八、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八、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八、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 注:AT轨道岔就是用矮型特种断面钢轨制造的道岔(“A”为“矮”字,“T”为特字的汉语拼音字头。)其特点是:AT尖轨为弹性可弯式,尖端为藏尖式,根端与普通轨一样用普通夹板固定联结,不是活接头,利用其弹性变形扳动钢轨,因而取消了“活接头”。;第二节 道岔中心线表示法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 在已知道岔两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和辙叉号数、道岔类型时,可按选定的比例尺用单线把单开道岔表示出来。; 在已知道岔两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和辙叉号数、道岔类型时,可按选定的比例尺把对成道岔表示出来。; 对0.5n号对称道岔,取AB=0.5nL,BD=CD=0.5L ;O;1.设计要求:;道岔组合形式; 在基线异侧、同侧布置两个对向道岔,两相邻道岔间的最小距离应为: L=a1十f+a2+△ ;3.道岔布置计算; 二、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 ; 在基线异侧布置两个顺向道岔或在基线的支分线路上又顺向布置一个道岔,防止大型机车车辆同时位于一道岔辙叉(固定)和另一道岔尖轨或曲线轨部分,对道岔造成损坏并影响行车的舒适度。两相邻道岔间的最小距离应为:
L=a2十f+b1+△;(2)相邻道岔异侧顺向布置;3.道岔布置计算;(4)两道岔辙叉尾部相对布置在基线异侧 ;;;;;举 例;一、线路终端连接 ; 3)夹直线g:
①形成线间距
②连接曲线轨距加宽过渡;使固定轴距较大的机
车顺利通过曲线;
③夹直线g与g后连接曲线为同一个轨,曲线部分
主要依靠道钉等扣件固定形成;
④连接曲线曲线半径的选择:1.5R导RR导,且
为50的整数倍。;x=(b+g+T)cosa
y=(b+g+T)sina=S
X=a十x+T
T=R·tan(a/2)
g=S/sina-(b+T) ;(3)连接参数对g的影响;(4)对g值的取值规定;(4)对g值的取值规定;必要性: ;01;01;一、线路终端连接 ;一、线路终端连接 ;一、线路终端连接 ;一、线路终端连接 ;一、线路终端连接 ;一、线路终端连接 ;1.普通渡线; 交叉渡线由四副辙叉号数相同的单开道岔和一副菱形交叉组成。在需要连续铺设两条相反的普通渡线而受地面长度限制时,可采用这种渡线 。 ;1.两平行线路间需要而变更线间距离时,其中一条线路要平行移动,移动后的线路与原线路之间用反向曲线连接。;o;;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