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
陈 进
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
;主 要 内 容;生 物 危 险;卫生部公布北京、安徽发生非典疫情原因调查结果
为查找2004年4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北京、安徽发生的原因,卫生部成立了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7位专家组成的调查组,对本次疫情的来源进行了专项调查。WHO的专家参与了部分调查工作。调查结果如下: ;1.本起疫情来自实验室内感染
(1)两个原发病例宋某和杨某发生在同一实验室。该实验室一直开展有关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科研工作。
(2)封锁病毒所后,未再出现任何SARS病人。
(3)从二代病例宋某之母 — 魏某胸水分离到SARS-CoV,其全基因组序列与该室用于实验的毒株(HT-SCoV-2)高度同源。 ;
(4)没有发现宋某和杨某与野生动物接触感染的证据。
(5)宋某和杨某发病潜伏期内没有任何其他SARS病例报告,没有实验室外接触其他SARS病人而被感染的可能。
(6)杨某与宋某最后一次接触,到杨某发病相距15天,仅在走廊碰面,杨某发病不可能是宋某传染。 ;2.感染来源局限在腹泻病毒室:
(1)宋某和杨某两个原发病例都来自腹泻病毒室。此外,还发现该室另有二人(任某和崔某)抗SARS-CoV的IgG和IgM抗体阳性,感染具有明显的聚集性。
;
(2)从二代病例魏某分离到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腹泻病毒室实验用毒株(HT-SCoV-2)高度同源。
(3)对病毒所全部工作人员进行医学观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其他科室存在任何SARS-CoV感染者。
;3.没有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感染导致本次SARS疫情的证据:
(1)宋某和杨某2004年以来都从未进入过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
(2)虽然腹泻病毒室进入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的任某血清抗体阳性,但没有其传染给宋某和杨某而导致本次SARS疫情的证据。
(3)腹泻病毒室指定使用的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基本硬件设备和总体结构符合要求。 ;4.引起实验室感染的环节:
病毒灭活不彻底:2004年春节过后,任某多次从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带出未经严格验证效果的灭活SARS病毒在普通实验室进行实验,时间上与宋某、杨某发病吻合。
其采用的灭活方法没有经过有效的评价,没有按规定对每一批病毒的灭活效果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技术的发展;
????????
实验室感染类型
事故性感染
一般是由于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疏忽,使本来人们接 触不到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环境,直接或间接感染实验人员
动物性感染
通常是由于实验人员接触了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实验动物而导致感染。 .;气溶胶感染
何谓气溶胶?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100u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由于实验室中的病原微生物是以气溶胶的形式飘散在空气中的,吸入这种空气就会造成感染。;
美国致力于从事实验室研究调查的一些专家Sulkin and Pike 调查了5000多个实验室,发现累计实验室相关感染3921例;在3921例实验室相关感染中,对导致感染的原因分析发现:
18%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与已知的事故有关;
[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的]
82%的报告事例是不明原因的感染。
[大多数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扩散,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吸入了污染的空气感染发病的]
;干燥器
;;
溢出和泼洒
针头和注射器
锐器、碎玻璃
动物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咬伤或抓伤
;实验室感染的传播链;生物安全管理的概念
为了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中有害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和管理措施(软件),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
;监督管理 依法查处
;
; 国际组织和国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规和指南
?
; 国际组织和国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规和指南
;一、监管依据
;?
2 我国第一部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
2004年5月国家质监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颁布,
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GB19489—2004《实验 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内容: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
设施设备配置、
个人防护
实验室安全行为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工作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