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沥青焦制备超级活性炭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宝钢沥青焦制备超级活性炭的研究

第1期(总第134期) 煤化工 No.1(Total No.134) 2008年2月 Coal Chemical Industry 、 Feb.2008 宝钢沥青焦制备超级活性炭的研究 张秀云 单长春 刘春法 薛 璋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上海200942) 摘 要宝钢沥青焦具有灰分低、碳含量较高的特点,以宝钢沥青焦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超级活 性炭,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活性炭吸附性能优异,当活性炭碱碳比为4:1和5:1,活化温度为 800℃时,碘、亚甲蓝、苯吸附值分别达到2 340mg/g~2 480mg/g、445mg/g一455mg/g、1 430mg/g一1 440mg/g,BET比 表面积可达2 890m2/g~3 150m2/g,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日本Marxsorb活性炭水平。试验表明,在制备超级活性炭 的过程中,碱碳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温度。 关键词 沥青焦KOH活化超级活性炭 吸附性 文章编号:l005—9598(2008)-0卜0050一05 中图分类号:424.1 文献标识码:A 超级活性炭由于具有超高比表面积、丰富的纳米 级孔径、稳定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和优异吸附性能, 已成为目前研究最活跃的储能材料之一It4]。美国、日 本以石油焦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相继开发出此类 产品并实现工业化,售价85万元/t~100万元/t,主 要用于高级环保、储能材料领域。我国对此材料的市 场需求基本依赖进口。有关制备方面的研究尚处在试 验研究阶段,采用的原料包括石油焦、椰壳、竹子等, 以沥青焦为原料制备超级活性炭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以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煅前沥青焦(以 下简称沥青焦)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取超级活 性炭。考察不同活化工艺条件对制得活性炭的产率、 孔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1试 验 1.1原料宝钢沥青焦 原料为宝钢沥青焦。灰分0.12%,元素分析结果: C 94.79%;H 3.17%;N 0.76%;O+S 1.29%,碳氢原子比 为2.49。 1.2活性炭制备方法 将沥青焦粉碎、筛分后.取80目一150目的焦粉 收稿日期:2007-10-22 作者简介:张秀云(196l一),女,1982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 院焦化专业,1989年华东理工大学硕士毕业,教授,现从事 煤焦油产品的加工与利用研究。 809,与KOH水溶液(按一定碱炭比)搅拌混合均匀、浸 泡。将浸泡后的浆状物料加入到活化釜中,在氮气保 护下,升温到180℃进行物理脱水;继续升温到400℃ 进行化学脱水;再升温到750℃一850℃。并在该温 度下反应1.5h。活化结束后停止加热,取出活化 釜,自然降至室温,将活性炭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备 用。 1.3原料及活性炭的表征 采用美国Mieromeritics公司的ASAP2020M物理 全自动吸附仪,于低温液氮浴中测定氮气的吸附和脱 附等温线,由BET法计算比表面积,用DFT模型拟合 吸附等温线得到孔结构分布:用德国Vario EL III元 素分析仪测定沥青焦的元素组成:用美国Perkin Elmer PHl5000C表征活性炭表面的活性官能团:用日 本理学D/max—rA型X射线衍射仪测定原料及活性炭 的微晶结构:用法国TG-DTA/DSC热综合分析仪分析 原料的热失重:参照GB/T7702.7-1997和GB/T7702. 6-1997测定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蓝吸附值;采 用静态吸附法测定苯吸附值。 2结果与讨论 2.1沥青焦的性质 2。l。l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沥青焦中C—C、C—H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3.0%, C-OR为22.5%,-C=OR、-COOR分别达到7.3%、7.2%(见 表1)。这说明沥青焦表面含有大量活性官能团。 万方数据 2008年2月 张秀云等:宝钢沥青焦制备超级活性炭的研究 一51一 表1样品的XPS检测结果 % 试样 C_c、C州 C-OR --C=OR -COOR 沥青焦 63.0 22.5 7.3 7.2 。碱裁‰ 4们 m 8坻3、’16.。 2.1.2 X射线衍射(XRD) 沥青焦X射线衍射图见图l。沥青焦在26。左右 有一个衍射峰,但该峰显得较宽缓,说明沥青焦虽已 具备了一定的石墨片层结构,但微晶尺寸较小。从该 峰根部的衍射痕迹来看,呈明显不对称分布。说明有 无序碳和不定型碳存在。 l一沥青焦2--活性炭(碱炭比2:1) 3一活性炭(碱炭比3:1)4--话性炭(碱炭比4:1) 图1 沥青焦和不同碱炭比活性炭的XRD图 2.1.3热重(TG)分析 图2为沥青焦的热重分析结果。从沥青焦的失重 曲线来看,到900℃时大约有5%的失重,且主要发生 在400C一580’C和700C-800(2。此时分别对应热分 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