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综述)骨质疏松的研究近况.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述)骨质疏松的研究近况

骨质疏松的研究近况 【摘要】: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除特发性外,分为I型和II型,I型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主要原因为雌性激素缺乏;II型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为低转换型,由于年龄的老化。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降钙素、活性VD 骨质疏松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在 1885 年骨质疏松症由 Po~ er 提出,直到 1990 年在丹麦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 以及 1993 年在香港举办的第四届 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症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 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20 0 1 年美国 N IH 的专家组对骨质疏松的定义增加了骨强度的降低 , 从此将骨强度概念也纳入骨质疏松的定义 中 。 2、分类: 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类 , 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 是一种 随着年龄的增长必 然发生的生 理性退行性病变 , 约占所有骨质疏松症的 90 % 以上 ;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 它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 多见于 8 一 14 岁的青少年或成人 , 多半有家族遗传病史 , 女性 多于男性 。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女性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 以便引起人们的重视 。 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两个型 , I 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 , 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11 型为低转换型 , 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 一般认为发生在65 岁以上女性和 70 岁以上男性的老年人(国外把70 岁以上老年妇女骨质疏松 ) 列为 n 型骨质疏松症 。 有些继发原因 , 如失重 、 制动 、 久病卧床 、长期使用激素等都可造成 I 型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 。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为: 周身疼痛 , 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受限等 。 1、周身疼痛: 周身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症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高,骨吸收增加。在骨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等均会引起全身性骨痛, 以腰背痛最为多见。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 即在受外力压迫或非外力性压迫脊椎压缩性骨折,扁平椎、楔椎和鱼椎样变形而引起的腰背痛。因为疼痛, 患者常常卧床, 运动减少, 常常导致随后出现的周身乏力感。 2、身长缩短 、 驼背: 在无声无息中身高缩短, 或者驼背是继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 有时身高缩短 5 一20厘米不等。因此骨质疏松症常被称为“ 静悄悄的疾病 ”。 3、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脆弱、骨强度降低 ,骨折闽值明显下降, 因此, 受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容易发生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重的后果,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甚至缩短寿命。 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股骨近端、挠骨远端、胧骨近端、躁关节等。各种骨折的发生, 分别与年龄、女性绝经时间长短及骨质疏松的程度有一定关系。有些脆性骨折 X 线检查可见 , 有些脆性骨折产生微骨折 , X 线检查难以发现 , 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显示微骨折和鉴别诊 断 。 4、呼吸障碍: 严重骨质疏松症所致胸、腰椎压缩性丹折, 常常导致脊柱后凸、胸廓畸形, 胸腔容量明显下降, 有时可引起多个脏器的功能变化 , 其中呼吸系统的表现尤为突出。介胜骨折引起的 疼痛, 常常导致胸廓运动能力下降 , 也造成呼吸功能下降。虽然临床病人出现胸闷、才一乙短、呼吸困难及紫给等症状较为少见 , 通过肺功能测定可发现呼吸功能受限程度 。 骨质疏松症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 : 测量骨密度数值下降或低能量外伤后出现的骨折(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室检查作为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益补充。因为临床上没有直接测量骨强度的设备和方法,目前并未以骨强度数值直接作为诊断标准。脆性骨折即为:受轻微的外力而发生骨折。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股骨近端、挠骨远端、躁关节等; 有些脆性骨折X线检查可见, 有些脆性骨折产生微骨折 , X 线检查未表现 , 但核磁共振检查往往可见骨挫伤表现 , 还对鉴别诊断有帮助。骨密度测定是直接对骨的量化指标, 常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和评定治疗效果。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测量部位和不同性别 , 在峰值骨量上, 表现并不一样, 使用的骨密度测量仪器也不一样, 因此, 得到骨密度的数值往往有些差异 , 临床诊断有时会出现偏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