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说高考真题的导向功能.doc
PAGE
PAGE 8
例说高考真题的导向功能
高考真题是群体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新理念、新情境和新成果,它不仅是全真的原创试题,而且只能在一年一度备考复习结束、当届考生进入考场后才能见到,是高考备考复习针对的直接目标。复习备考时,学生面对以往的高考真题难免有倦怠感,往往不假思索一做了之;部分教师认为该知识点考过了,常常会浅尝辄止一讲了之。高考真题有着强烈的不可替代性,其规范性、准确性、科学性、风格的连贯性和统一性都不可替代,无论是在风格上、编制的水平上,还是在创意上、命题的思路上都最接近下一届或两届的高考,这足以说明高考真题具有极其明显的导向功能。在复习备考中,如何挖掘历史高考真题的导向功能,这是每位高三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探究的现实问题。笔者不揣浅陋,以2011-201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高考试题为例,谈谈高考试题对增强历史复习备考效率的导向功能,以期大家赐教。
一、高考真题采撷
年 份客 观 题主 观 题2013年1.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安徽文综·17、山东文综·14、重庆文综·9、江苏单科·10、海南单科·23、海南单科·24、上海单科·30); 2.经济体制改革(江苏单科·12、海南单科·25); 3.对外开放(山东文综·30);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天津文综·9、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山东文综·29)。1. 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福建文综·38); 2.“文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双百”方针(广东文综·39); 3.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四川文综·14)。2012年1.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上海单科·29、浙江文综·19、天津文综·4、海南单科·24、海南单科·25、上海单科·28); 2.经济体制改革(安徽文综·18、全国大纲卷文综·19);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国课标卷文综·33)。1.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福建文综·38); 2.经济体制改革(四川文综·37);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重庆文综·39、广东文综·38)。2011年1.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广东文综·18、全国大纲卷文综·17、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3、北京文综·19、海南单科·23、海南单科·24); 2.经济体制改革(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四川文综·19、山东文综·13、上海单科·28); 3.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辽宁单科·11); 4.对外开放(福建文综·20、上海单科·29)。1.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山东文综·29);2.改革开放(上海文综·33);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安徽文综·35)。二、真题导向探微
1.命题高频 2011-2013年全国各套高考试卷共命制了35道客观题、10道(含部分)主观题真题。侧重于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考查。
2.呈现方式 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是通过提供与考生认知水平相当的、多样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从新角度提出新问题方式呈现给当年考生的。
3.知识考查 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全在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划定的考试范围之内,淡化甚至回避对探索失误的考查。
4.命题角度 从考查时空、历史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材料文字的阅读与理解、历史图表的有效解读、比较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问题、探究问题、论证问题、历史阶段特征及运用新史观等角度创设原创真题。
5.命题依据 严格遵循《考试大纲》提出的“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要求命题。
6.价值取向 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在学科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命题原则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明确表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材料第一,论从史出;远离教材,越来越远,是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趋势。
三、增强备考效率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充分认识其地位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程改革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检验教师完成教学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