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前8课时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教材分析: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指导: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2.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课时安排: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型备注33.181、加法交换律(教科书17、18页例1,练习五第2、3题)新授43.212、加法结合律(教科书17、18页例1,2.练习五第1、4、5题)新授3.223、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科书20页例3,练习六第1-2题)新授3.234、减法的性质(教科书21页例4,练习六第3、6、7题)新授3.245、加法运算律的运用(教科书22页例5,练习六第4、5、8、9题)新授3.256、乘法交换律(教科书25页例6,练习七第1)53.287、乘法结合律(教科书26页7,练习七第2、3题)新授3.298、乘法分配律(教科书27页例8,练习七4—6题)新授3.309、练习课(练习七7—11题)练习3.3110、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教科书30页例8的第(1)小题,P30做一做前两道)新授4.111、除法的简便运算(教科书29页例8的第(2)小题,练习八1-3题)新授64.4清明4.512、练习课(练习八4-8题)练习4.6机动4.7单元测试测试4.8试卷讲评评析第一课时: 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17例1,练习五第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都称作运算。上面这几组都属于哪种运算?(加法运算)在加法算式30+20=50中,30、20和50分别叫什么?(30和20叫做加数、50叫做它们的和。)
二、新课讲授:
1、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旅行的好时节,李叔叔准备骑车开始一个星期的旅行。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根据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解答?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一下吧?(生在本子上解答)
3、谁起来说一下你是怎么解答的?(40+56)
4、还有其他方法吗?(56+40)
5、那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第一个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是多少?第二个是下午和上午的路程和是多少?得数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
6、观察每组算式等号两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数没变,符号没有变,只是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
7、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还需要我们来验证,先请同桌之间相互举例。哪些同学能写出像上面一样的算式来呢?
(例如:8+6=6+8等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晋梅小学五年级期末教学效果反馈.docx
- 09-10一期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 说课标 说教材 新稿.doc
- 北师大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目录.doc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集.doc
- 第一单元 乘除法2.doc
- 西师版2016-2017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计划.doc
- 2015,三下,数学,口算乘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口乘法 说课.doc
-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14.9).doc
- 猴子兴课案例.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