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我们能获得真理吗?;1.一个概念:实践;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p42
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p43
3、实践有哪些特点?P42--43
4、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如何?;1、实践的含义: p42;注意: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
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
2、学生召开辩论会
3、2015年高考政治题的巨大变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4、农民种地 5、修建青藏铁路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实践的基本形式:p43;3.实践的三个特点;;3、实践的特点;(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于2015年10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发现青蒿素
1969年,屠呦呦担任科技组组长,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课题组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编写《抗疟单验方集》,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1972年,从植物青蒿素中提取抗疟药,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1973年,合成出青蒿素,青蒿素研制成功。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的10倍。2008年,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广泛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推行青蒿素类药物疗法,使疟疾致死病例比2000年下降了66%, 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1.历史上,作为丝绸之路重要交通枢纽的楼兰古国因为树木和水源的破坏导致生态恶化,从绿洲变成了荒漠。为了不让敦煌重演楼兰悲剧,敦煌近年来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酒泉市正在着力进行“引哈济党”调水工程,把青海省大哈尔腾河的水引入党河。这告诉我们: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C.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D.实践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探究一:
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疾病长期以来困扰着人类,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寄生虫感染的问题在世界最贫困人群中尤其突出,已经成为提升人类福祉与健康水平的一大障碍。2015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发展的新疗法革新了我们对于一些最具破坏性寄生虫感染病的治疗手段。
治疗寄生虫感染病的新疗法是如何获得的?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认识从哪里来?;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探究:走进科学;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 我们一般认为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是由于其翅膀震动导致的。湖北省12岁
的小学生聂利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
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翅膀,仍能听到蜜
蜂的叫声,该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
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A. 认识本身不能回答
B.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
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践,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真金不怕火炼;探究:;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发现青蒿素
1969年,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课题组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编写《抗疟单验方集》,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1972年,从植物青蒿素中提取抗疟药,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1973年,合成出青蒿素,青蒿素研制成功。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的10倍。2008年,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广泛应用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DL_T 1074-2019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代替DL_T 1074-2007).docx VIP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pdf
- 白癜风中西医防治(王砚宁)_部分1.pdf VIP
- 第二单元生物制品生产等基本技术61课件.pptx VIP
- 最全监理大纲(共486页).docx
- DLT_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docx VIP
- MZT213-2024学术类社会团体自身建设指南.pdf VIP
- 职业素养与职业礼仪.docx VIP
- 政务视联网系统解决方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