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北方水城文化建设操作空间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弘道经邦杭州策划公司官网 HYPERLINK | HYPERLINK |
HYPERLINK | HYPERLINK )或网上整合数据,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三年来,沁县在发展思路上有了一个大突破,打造了“北方水城中国沁州”这样一个很响亮的品牌,是科学发展观一次完美实践。原来在传统中的无资源县竟然还有四个第一:漳河源为华北海河第一源头,棋盘山为中国象棋第一山,南涅水石刻馆为中国专题石刻第一馆,沁州黄为中国第一小米。沁县号称文化之乡,有丰富有文化渊源。这水,这山,这文化,为水城文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持续发展的无限可能,本文试图从水城文化操作空间角度论述文化的引擎的作用,与诸公商榷。
一、水,也算历史给我们留下一个古老的符号
沁县的古老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黄帝后裔喾(高辛氏)初封于潞,其子阏伯就在境内西部创立了阏伯部落。夏代成为阏与国。商代属于吾戎领地。
周朝,沁县称铜,后将铜封为晋国大夫羊舌赤的“食邑”,晋杀羊舌氏后,为晋臣乐霄之县,是长治历史上建县最早的地方。
造物主还是公平的,它虽然没有给沁县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矿产资源,我们没有在第一轮经济起飞中受益,但是,它给我们留下了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为我们的水城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据资料记载:沁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8.9℃,全年无霜期167天,沁县城市区域内空气质量达三级以上天气达30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606mm。沁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间林地、山环水绕,河泉水库众多,到处都是避暑消夏的胜地。境内四周环山,无客水流入,全为本地发源,是山西少有的富水区、净水地。
沁县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主要河流有漳河,庶纪河、段柳河,徐阳河、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涅水河等八条,呈井字型分布,地表水年径流量为1.316亿立方米。并建有圪芦河、月岭山两座13个人工湖,总容量达到6830.4万立方米。
沁县有泉水19处,地下水总动贮量为4500万立方米,调节贮量6000万立方米,矿泉水是沁县主要的矿产资源,无论贮量还是利用都在全省独一无二,位于漫水乡后泉、郭村镇元王的两股泉水,日涌出量达到万吨,属含锶重碳酸钙镁型优质天然矿泉水,其质量和贮量都超过山东崂山,可与法国阿尔卑斯山矿泉水相媲美。在21世纪,水是最稀缺的资源,这日夜奔流的河水,就是我们今天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源,也是我们拥有的最大后发优势!
沁县独特的山水养育的中国名米沁州黄,“沁州黄”得益于独特的气候土质,谷香味浓,植物脂肪含量高达4.22%,比普通小米高12.5%,可溶性糖类的含量达到1.6%,也是普通小米无法比的,且粗纤维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白面等,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中国谷子品种资料目录》中编入的一万一千多个谷物品种,经专家鉴定,没有一个品种能比得上“沁州黄”。它与山东省金乡县的金米、章立县的龙山米,河北省蔚县的桃花米,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米。明清两代,贵为贡米,敬献宫廷。在战争年代,沁州黄小米加步枪支持了革命,成为老一代革命家永远的记忆。已经开发成一个强大的产业,成功地走向市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沁县的矿泉水创造了轰动三晋的唯思可达酸枣果汁饮料,它采用沁县天然野生的酸枣,制造出绿色、环保唯思可达饮料,通过近20年市场化动作已经成为拥有强大品牌资源的健康饮料,迎合了人们追求健康的的流行趋势,正蓄势待发,走向全国。
水是沁县之魂,水是沁县之根。从2007年到2009年,我们一路起来,从水城品牌的打造和宣示,从60项重点项目到双百工程,展示了以田志明书记为首的县委政府领导的高超智慧,凝聚了沁县17万人民的力量,失落已久的沁县有了方向感!三年来,真正解放了思想,树立了信心,振奋了精神,“北方水城”点燃了沁县17万人民心中的激情,在成千上万在外游子心中,沁县的明天拥有了有无限可能。
二、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现代西方哲人卡西尔说:人都是依赖于他的自然环境的。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是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消长荣枯的确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显然是古希腊文化的摇蓝,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则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
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对自然的认知,由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流水滋润着大地的一切生命。《管子?水地篇》中有言曰:“水者何也?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从高山流水,小桥流水到门前流水,落花流水,水无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