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徐州市重点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卷.docVIP

徐州市重点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州市重点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试卷 共8页(第 6 页) 徐州市重点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拓印 鞭笞 纷至沓来 排闼直入 B.菲薄 柴扉 斐然可观 缠绵悱恻 C.妃嫔 濒临 体态娉婷 一颦一笑 D.编撰 啼啭 真草隶篆 钟鼓馔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揣摩 缄默 残碑断碣 大放厥词 B.颛臾 镌刻 安如磬石 弃甲曳兵 C.犄角 剪缉 特立独行 语焉不详 D.蜷缩 勖勉 雕阑玉砌 因咽废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工程性措施仍是御洪的主要手段。战胜’98大洪水后的湖北人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征衣未卸就投入了水利工程建设。因为他们明白“祸起萧墙破金汤”的道理。 B.一年之后,李白和杜甫虽然在山东又见过短暂的一面,但分手以后各自飘零,动如参商,再也无缘相见。笃于情谊的杜甫对李白无日不忘,写下了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C.如同改变当年劳苦大众的受剥削、遭压迫的苦难命运,不是靠民粹主义而是靠科学共产主义一样;改变当今农民的处境,不是靠骇人听闻的“宣传”,而是靠扎扎实实的变革。 D.人要活下去是严峻的,那么既然走上了人生这条路,注定我们要一味追求下去。而安之若素恰恰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它使人产生恐惧心理,让人失去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4.下面短文的横线处,应填入最贴切的比喻是 ( ) 四面是柳枝篱笆,篱笆上爬满豆角秧,豆角秧里还夹杂着喇叭花藤萝,像  ,墙里是一棵又一棵的桃树、杏树、山楂树、花红果子树,墙外是一些杨、柳、榆、槐、梨树,就像给墙镶上的两道铁箍。 A、童年的五彩梦 B、绣着红花的蓝布裙  C、二姐出嫁时坐的彩轿 D、密封的四堵墙 二.(10分,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唐诗反映了唐人丰富的精神生活。从东汉末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统一以前,长期分裂动荡,中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融合,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唐人的精神生活展开在一个较之秦汉时期内涵要繁富得多的背景之上。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国力的上升,文化的昌盛,对儒释道三教以及各学派采取兼包并容的政策,这一切又使唐人的精神生活处在相对自由活跃的状态,可以多方面吸取,自由发展,因而唐人精神活动的天地是广阔的,精神生活内容空前丰富。 唐代是一个健康的、富有活力的时代,特别是唐前期,主导面是积极向上的。唐诗则反映了唐代人的总体风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的事功精神,“济苍生,安黎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登高丘,望远海”、“黄河落天走东海,百里泻入胸怀间”的广阔胸襟,“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气与热情,这些,作为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主调,在唐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唐诗中李白式的对权贵的蔑视和傲岸,杜甫式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忧念,王维、孟浩然式的希企隐逸、爱好自然,岑参、高适式的负气横行、向往边疆,乃至像“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那种旅居京华的辛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那种游子恋母心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那种告老回乡感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种科场获胜后的狂态,“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那种新婚的羞涩,“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那种宫女失宠的哀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种苦恋,“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那种宗教情绪,无不一一呈露,情态毕肖。 (摘自余恕诚著《唐诗风貌》) 5.唐诗的总体风貌有哪些?请结合所选文段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每条不超过4字) 6.第三自然段所举诗句的例子,总起来讲是为了说明什么?请作简要回答。(不超过30字)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