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逝去阶层的悲悯分析电影《钢的琴》
对逝去阶层的悲悯
——分析电影《钢的琴》
摘要:张猛导演的《钢的琴》在2011年上映时遭遇了票房的滑铁卢,确实在口碑上赢得了电影界的一致好评。它以90年代国企改革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下岗工人为了给女儿制造一架钢的琴的故事。故事中参杂无助,落魄,无奈,更多的是对逝去的工人阶级的一种缅怀。在此,会结合“新自由主义”、超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的琴 国企改革 新自由主义 超现实主义
2011年暑期档,一部投资仅500万的小成本电影《钢的琴》,在欧美大片《变形金刚》和《哈利波特7(下)》的夹击下,仅仅分到小小一杯羹,650万票房。但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界的口碑却是出奇的好,大量的影迷包括我在内也只有通过网络资源下载才观赏到了这部电影,毕竟,大多数人不会凌晨12点跑到影院去看电影。
我的观赏过程全程无尿点,90年代废旧工厂衰落的印记,工人脸上的落坡与迷惘,一架钢的琴的奢侈父爱,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它心灵震颤完全不亚于精美宏大的好莱坞制作,它所诉说的是中国人90年代的集体回忆,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去体会,这一个属于一个曾经辉煌现已衰落的阶层的温情追忆。
导演张猛是一名出生在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的年轻导演,他同贾樟柯,王全安等人一起被纳入第六代导演的队伍。第六代导演,包括姜文,贾樟柯,带着他们的作品以革命性的姿态带着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大众的电影市场。
早期的张猛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喜剧作品,例如,他所创作的《功夫》和《说事儿》获得春节晚会小品类节目的一等奖,他也是赵本山春晚小品的御用编剧。在《钢的琴》当中,张猛也难掩他擅长的喜剧幽默色彩,从而也有了张猛被称为“契诃夫式”的电影风格。其中最有冲突感的一点就是,他擅长用炙热,强烈的镜头来讲述破败,残酷,绝望,在这部电影当中恰好就是国企改革后工人阶级的落魄,却用电影语言来描绘了不可言说的悲哀。
全片呈冷色调却一点也不吝啬使用鲜红色,女主角淑娴的亮色服装,婚礼的红色新娘装等等,包括在音乐的使用上,明明是黑色,绝望,令人窒息的葬礼,却奏起了步步高。也许导演张猛试图告诉我们,即使环境再绝望,也可以绝地逢生,生活中还是有希望存在的。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巨变的中国,特别是国企改革彻底导致了一个群体命运的颠覆性改变,在美其名曰的经济改革下,进行的是一场上百外工人的集体下岗。陈桂林一伙人便是这群工人当中的几个。工人阶级的衰落,曾经的“社会主人翁”地位不复存在,被打入“弱势群”的行列。电影《钢的琴》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阶级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我们这里指的工人阶级,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前国企当中的工人阶层这一群体,他们主要来自于建国后一大批从农村来到国企工厂的农民,还有少数的城镇工人;不同于改革开放后的工人阶层,改革开放后的工人阶层有的来自学生,称为“学生工”,有的来自农村,称为“农民工”;有的来自城镇,称为“城镇工”。但通过90年代的国企改革,工人的地位已经有了本质性的改变,工人阶级从之前的“社会主义的主人翁”转变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者。
而电影《钢的琴》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工人。故事在苏联音乐《三套车》当中拉开帷幕,带我们进入到记忆中的90年代,铸造厂的两根巨大的烟囱,残破的厂区,污染的水潭中的死鱼,成群的自行车,还有属于那个年代的苏联歌曲~~出生于90年初的我,儿时的记忆里,所居住的小城市也总会有那么一两根烟囱在湛蓝的天空下吐出黑烟,不过在小孩子眼中只是觉得神奇罢了,也不知是多久后那两根大烟囱便没有了。
也就像张猛自己提到,“这是一部旨在缅怀逝去那个时代的东北的电影,这也是以当时历史为依托的电影”。
90年代,在毫无新意的70年代,80年代后显得特别不寻常。90年代,“是以社会主义自我改革的形式展开的革命世纪的尾声,它的灵感源泉主要来自于它所批判的时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规律与商品经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等等被视为典型的80年代论题,其实没有一个不是来自50,60和70年代的社会主义历史)” 。在此,我个人理解为后文化大革命时代,继续着一个被玩坏的世代的伤痕,在清扫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鲁莽与激进,90年代改革的呼声高涨,90年代应运而生召唤着新时代的破壳和新生。
在许多学者眼中,90年代和1990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把90年代理解为从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开始的一系列改革至今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改变,它一直在继续,持续到现在,从未停止。而1990年只是一个时间点而已,和90年代没有重叠。
90年代的中国,“新自由主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税国税报税流程.docx
-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1-3).doc
- 土建六标质量管理年度总结.doc
-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课稿1.doc
- 地震中的父与子(改).doc
-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过程.doc
- 地理各种图形训练重点地图.doc
- 地铁车站顶板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x
- 城关小学节水展板材料.doc
- 地形阴影图的制作.docx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