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13 第六章 半固体制剂是
半固体制剂;软膏剂 ;外用膏剂-概述;二、分类 . 按基质及形态分类:
软膏剂(半固体状):又分乳膏、药膏、油膏、糊剂
膏药(铅硬膏)
硬膏剂 橡胶硬膏
巴布膏剂 贴膏剂(药典)
贴剂
(TDS,TTS,经皮给药系统)
其他:凝胶剂,糊剂,与软膏应用类似的涂膜剂等. ;三、特点:
局部作用: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
全身作用:药物经透皮吸收:
TDS,TT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四、外用膏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机理;1 、皮肤的构造
表皮、真皮、皮下脂肪组织、皮肤附属器 ;(a)皮肤的断面图 (b)表皮扩大图;2、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3
透过完整表皮
通过毛囊、皮脂腺
汗腺;3 、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dQ/dt=KCDA/T
式中dQ/dt为达到稳定时的药物透皮速率;
K为药物皮肤/基质分配系数;
C为溶于基质中的药物浓度;
D为药物在皮肤屏障中的扩散系数;
A为给药面积;
T为有效屏障厚度
(1)药物的理化性质
(2)基质的性质;(3)附加剂
(4)皮肤的条件
(5)其它;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1、油脂性基质:疏水、润滑、无刺激性,不易涂布、不易洗涤、油脂类稳定性差(烃类较好),药物释放性能差,主要用于遇水不稳定药物软膏剂的制备
分类:烃类 、油脂类 、类脂类
1)烃类:石油中得到,其中大部分属于饱和烃(凡士林、石蜡、硅酮 );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第一节 软膏剂;软膏剂的制备;(二)药物加入方法:
水溶性基质中:直接混匀
水溶性,少量水溶解 药液 油脂性基质中:羊毛脂或
吸水软膏吸收
1.固体 油溶性,溶于油相 药液+油脂性基质:直接混匀
药物
不溶性者,研细过筛 药粉 与少量液态基质研成糊状
递加其它基质
一般过六号筛,眼膏过九号筛;2、量少的
3、半固体、粘稠性的、固体浸膏;4、挥发性共熔成分共存的
5、易氧化、水解的
6、乳剂型;7.中草药:炸取、提取
溶于油者,可用热油炸取
或用适宜溶剂提取,浓缩成稠膏备用;
水浸膏制油膏先用羊毛脂混匀;
干浸膏加少量溶媒软化或研成糊状。
8.软膏调节剂应用:
软膏过硬,加液体石蜡调节。
软膏过软,加石蜡,蜂蜡调节
;软膏剂生产工艺分为:制管、配料、包装。
表皮外用软膏的配料和灌注需在300,000级
洁净条件下操作,眼膏及直肠外的腔道用
软膏需在100,000级下操作。;Ointment Mill ;(四)基质的选择:
根据药物性质基质性质,临床用药,患病部位情况,选择使用.
1.药物释放速度快到慢:
水溶性基质乳剂型基质(O/WW/O)油脂性基质(动物油植物油凡士林.蜡类)
2.乳剂型基质,吸水性好,有一定润滑作用,易洗除不油腻,渗出物多的创面慎用.
;3.油脂性基质:润滑性好,保护皮肤,防止开裂,但不吸水,不宜用于湿润糜烂创口、脂溢性皮炎,粉刺痤疮等,以免阻塞毛,加重病情.
4.水溶性基质:
吸湿好.适用于润湿,糜烂创面,疗效好,表皮形成快.
不宜用于肥厚,苔藓化局部,以免局部干燥开裂, 注意失水干涸.;第二节 眼膏剂;注意:
1、基质与药物:纯净,无菌,必要时可加抑菌剂;对眼部无刺激,必须经灭菌处理.基质常为油性。
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
2、不溶性固体药物过九号筛,180-200目。
3、制备时容器、设备须严格灭菌消毒.
4、生产制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5、眼膏剂应做粘膜刺激性试验.;要求:;第三节 凝胶剂;常用辅料
纤维素衍生物MC,CMC-Na等;卡波姆(carbomer)
淀粉甘油
甘油明胶;盐酸克林霉素凝胶(水溶性基质)
盐酸克林霉素 10g
卡波普940 10g
三乙醇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