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日本90年代的萧条;学习目标;*;*;;;二、萧条期的四个阶段;*;*;*;;;三、萧条期的特点;(二)股市大幅度缩水;(三)地价下降;(四)金融危机爆发;;(五)企业存在“三项过剩”;;;*;(六)消费疲软、需求不足;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萧条主要表现为以下的恶性循环:
由于需求的下降而使企业的开工率降低,从而使企业的效益受到影响,这当然又会反过来影响到职工的收入。收入的降低无疑会减少人们的支出,这就又压抑了需求。如此周而复始,使得日本经济迟迟无法走出衰退的阴影。
由于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太少,他们不得不实行惜贷这样一种自我保护的政策,但由此使企业的设备投资需求受到严重制约,再加上地价的下滑造成金融机构的坏账急剧增加,从而使得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状况更加恶化,这形成了金融部门的恶性循环。
由于一些中坚金融机构也相继倒闭,从而在银行和企业掀起一股重组的风潮(主要是削减冗员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局势下,日本的消费者无法看好未来,纷纷采取节省开支、增加储蓄的未雨绸缪对策,由此使得日本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对策效应大打折扣。
;第二节 萧条的原因;二、政策失误(一)政府对经济形势判断失误;(二)不良债权处理的拖延搁置;;(三)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失败;;四、制度疲劳;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的特征可以用“护送舰队行政”来概括,意指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就像航空母舰作战群那样,各护卫舰船必须服从母舰司令官的命令,同时,母舰司令官也有责任保护其它护卫舰船。
这种“护送舰队行政”主要有三个目的或功能:
一是确保整个舰队不断地具有前进的动力;
二是确保实力弱和出现故障、问题的舰船不掉队,即保护弱者;
三是确保舰队内部的上下协调以使出现或存在的问题不被公开,即掩盖矛盾、弱点。
战后相当长时间以来,这种“护送舰队行政”在推动日本经济起飞、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积存和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
一方面,政府主导型以“重视生产者”为核心的经济政策,严重遏制了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内需求的增长。
另一方面,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的另一特征是“保护弱者”,因而它在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断地削弱其内在增长动力和活力。
;(二)官民协调制度;(三)金融体制;(四)企业经营体制;四、科技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不力;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就已经开始表现“服务化”的倾向,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制造业转入衰退和调整阶段,为达到高速增长的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然而工业部门的调整尚未结束,财政、金融优惠主要被服务部门吸收,导致了投机的恶性膨胀。平成萧条之后,日本政府及企业界都急于开拓和创造新的产业及新产品。
在国际产业结构方面,日本在战后与美国、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结成了紧密的互补性国际产业结构。战后日本能够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正是借助于其在国际产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群体。
;;;第三节 走出萧条隧道;;二、刺激需求对策;;;三、防止中小企业倒闭的对策;四、产业再生;;在企业消除“三项过剩”的同时,政府也完善相关法制,全力构筑产业再生支援网络
首先,为了确立企业更生过程中放弃债务的相关原则,日本国会通过了“产业再生法”及其修正法案,经济产业省??制定了“早期事业再生准则与指南”,并且在制度上鼓励“企业再生基金”和“债权回收机构(RCC)”等机构收购企业的债务。
此外,日本政府还在税制措施(税务减免)和金融措施(提供低利率贷款和债务担保等)这两个方面构筑了支援企业采用企业更生的手法消除过剩债务的体系。为了对企业消除过剩债务的努力给予金融支援,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设立了1000亿日元的事业再生基金。
另外,日本政府还准备了400亿日元的资金对民间的再生基金进行出资,以帮助他们参与收买企业的过剩债务。在政府资金的带动下,日本民间企业再生基金不断增加,日本的4大银行都组建了自己的企业再生基金。在2003年,许多拥有过剩债务的日本企业利用产业再生法消除了过剩债务,从而获得了再生。
?
;五、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本章小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