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主要内容1课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庄子,一只翱翔九天的鲲鹏,一羽翩然而飞的蝴蝶,一只曳尾于涂的乌龟,一棵固守自由之月的大树。他一生追求的是自由无碍、自然无待的境界;他最为排斥的是“终身役役,不见其成,不知所归”的烦恼人生;他主张的是“乘物以游心”,亦即顺应自然规律,保我自由心。他的最高境界是“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正因为这种追求,我们才能欣赏到幻化无方,意出尘外,奇语迭出的华文;我们才能领略到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恣肆汪洋的美景。读庄子吧,尤其当我们无路可走时,它可以给你指出一条自由、无碍、无待的逍遥之路。;庄子其人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地人,思 想家,文学家,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 心主义体系。生活上,主张 一??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 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 文化知识。;庄子其文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南华经》)共33篇,学术界认为,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是他人伪作。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逍遥游》 居《庄子·内篇》之首,是全书的纲领,是阐发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代表作。就艺术特色来看,也是庄子的代表作。其文雄放、奇幻,足以显示庄子的思想和文章所特有的风格。 “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qūqiè》)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诵读指导 《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诵读时,针对不同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情感。 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 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 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 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鴳渺小、短视的蔑视。 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一层,读时要带不屑一顾的态度; 对宋荣子、列子,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 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 ;——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无限的精神世界。; 疏通文意(1-1);10;疏通文意(1-2):;12;13;疏通文意(1-3):;疏通文意(1-3):;疏通文意(1-4):;17;疏通文意(1-4):;归纳第一段;疏通文意(2-1);21;22;23;24;疏通课文意思(2-2);归纳第二段;疏通文意(3-1);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列子乘风而行,飘飘然轻快满足,十五日后返回。他对于招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有所依靠。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所以说:至人无自我,神人无功利,圣人无名声。;29;30;31;归纳第三段;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 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 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 ;思考: 庄子自己能否达到他所主张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该如何理解他的这种主张?; “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子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和途径和最高境界。任何人只要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忘怀世间的毁誉得失,超越一己的生死界限,便会达到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逍遥。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任何人都不能做到“无所待”,但是,心不为形役,去除功名利禄之心,忘掉荣辱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