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曹操统一北方
●改刺史为州牧
公元188年,东汉政府接受太常卿刘焉的建议,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刺史改为州牧,总掌一州军政大权,使地方力量进一步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势力走向公开的割据混战便难以避免。
;●割据形势
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祸,时人仲长统说:“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 (《后汉书·仲长统传》)
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中原地区的袁绍和曹操。;曹操统一北方
曹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买官至太尉。曹操曾跟随皇甫嵩镇压颍川黄巾军,后来又募兵参加讨伐董卓,以后,在济北(山东长清)打败了青州黄巾军,“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其势力壮大起来。 ;●挟天子而令诸侯
196年,汉献帝由长安逃回洛阳,曹操立即迎献帝定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同时,曹操又开始在许下募民屯田,初步解决了军粮问题。由于曹操采取了正确的方针和策略,曹操在中原站稳了脚跟,成了唯一能和袁绍抗衡的力量。;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袁、曹双方发生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官渡(河南中牟东北)之战。;◆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水师于赤壁(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迫使曹军退回中原。这就是决定南北相持局面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赤壁战后三国成定局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
◆ 221年,刘备在蜀称帝,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 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正式称帝,都建业(江苏南京),国号吴。
;二、曹魏的经济与政治;●屯田制度
民屯
公元196年,曹操在许昌推行民屯成功后,第二年便下令把民屯制度推广到其他地区。
军屯
军屯出现的时间与民屯差不多,设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以及度支都尉等管理军屯生产。军屯中的生产者,主要是士兵和他们的家属(所谓“士家”)。;●曹魏的士家制
曹魏政权为了控制军队,规定“士家”另立军籍,在政府指定的地区聚居。世代当兵,父死子继,兄死弟代。为了保证兵源,曹魏规定士女必须嫁给士,寡妇也要由官府作主再行配士。“士家”子弟一般不能做官,也不能免除士籍。;
●田租户调令
204年,曹操颁布了对自耕农的田租户调令:“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这种按户征收绵绢的户调制,此时正式创立。对安定自耕农的生产都起了一些积极作用。
;九品中正制
曹操死后数月,曹丕在尚未代汉称帝之时,采纳了陈群建议的九品官人之法,选择贤而有识鉴的官员,兼任其本郡的中正,负责察访与他同籍而流散在外的士人,评列为九品,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这就是九品中正制。
;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 寡。徒以冯藉世资,用相凌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
《宋书·恩幸传》;三、蜀汉的兴衰;三 蜀汉的
兴衰
●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是汉朝的远支宗室。东汉末,他组织了一支武装,袁绍失败后,他到荆州依附刘表。当时琅琊阳都(山东沂水)人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打天下。;襄 樊 古 隆 中 遗 址;
●隆中对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政治形势,他说:曹操地广人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刘表、刘璋暗弱,可以代之,取荆、益为根据地。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治,遇到时机,再分两路大军北伐,最后完成统一全国的事业。诸葛亮的分析,为刘备图霸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 231年,诸葛亮再出岐山,蜀由于粮尽而退兵。
▲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进军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诸葛亮积劳成疾,卒于军中,蜀汉退军。
诸葛亮北伐虽取得一了些胜利,但就全局来说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蜀、魏两国的力量悬殊。 ;四、孙吴对江南的开发; 2,江南经济
的发展
1)、屯田: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最大。会稽郡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2)、水利: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孙吴时发挥了通航效益。秦??河和江南运河相联通,为三吴至建业的便捷水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