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北大未名BBS
孙艺 (主笔) 陈静(修改)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构造地质学概念总结
CHAP 1引言:重点(构造、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
成因分类:原生构造(Primary Structure):岩石或岩层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构造,如沉积岩的层理和火山岩的流动构造等。
变形构造(Deformational Structure) :原生构造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发生位态或面貌的改变而形成的构造,如褶皱、断层等。变形构造还可以进一步变形,形成叠加的变形构造.
掌握构造地质学分析方法:一般思路为: 几何学解析→运动学解析→动力学解释→构造历史分析。几何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构造样式和构造组合。构造叠加、构造置换、构造世代与构造期次、构造年代学
四、 面理、线理
褶皱
断裂与裂隙
--原理、分类
逆冲、走滑和伸展断层
韧性剪切带
五、实习
CHAP 2原生构造(岩浆岩原生构造非重点)(重点层理、层面、顶底面的判别,整合不整合接触关系、时代与地质图的关系)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主要包括层理及层面构造。
层理: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变化所呈现的一种成层构造。(沉积环境变化的反映)
层面(Bedding surface):沉积过程的小间断面,经常发育层面构造。
岩层 上、下层面限制的岩性大致相同的岩体。岩层厚度:上、下层面的垂直距离。
层理的判别:成分变化、结构变化、颜色变化、层面原生构造
沉积岩层顶底面的判别(7):1斜层理:风及流水等动力介质形成的,由主层面及与之斜交的层理组成的原生层理构造。每组斜层理与层系顶部主层面成截交关系,而与层系底部主层面呈收敛变缓而相切的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顶切底截)2粒序(递变)层理沉积岩中由沉积碎屑粒度变化形成粒序层理。在单一岩层中,从底面到顶面粒度由粗到细,如由底部的砾石或粗砂向上递变为细砂、粉砂以至泥质,递变层理的顶面与其上一层的底面常为突变界面。(下粗上细)、3波痕(尖脊指向顶面)波痕是沉积物表面由于水和空气流动而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不平的层面构造。对称型:尖脊指向顶面,圆弧状波谷则指向底面。
4层面暴露标志当未固结沉积物暴露在水面之上时,其表面会留下各种成因的暴露标志。
(泥裂:未固结沉积物露出水面,干固收缩形成楔状裂缝。平面上多呈网状,剖面上呈“V”形。泥裂被上覆沉积物填充,使填充层的底面形成底面脊状印模。泥裂和脊状印模的尖端均指向岩层底面。雨雹痕:是当雨点或冰雹落在含水未固结泥、粉砂质沉积物表面时,冲打出的圆形凹坑及其凸起的边缘。雨痕被上覆沉积物填充掩埋并成岩后,岩层面上会留下凹坑,在上覆岩层底面形成凸起印模。)5生物标志 6冲刷槽和冲刷印模:水流的冲刷或水流携带物的刻划在松软细粒沉积物表面留下的沟槽称为冲刷槽。冲刷槽被砂质沉积物充填,成岩后在上覆岩层底面形成凸起印迹称作底面印模。7火山岩原生构造(枕状熔岩的形状、冷凝边及烘烤边、气孔的变化)
古流向判断:碟瓦状构造。
整合接触:上、下地层沉积层序无间断,产状一致,岩性及所含化石一致或递变。地壳相对稳定、缓慢下降接受连续沉积形成。
平行不整合:两套产状相互平行的沉积岩形成的不整合接触关系。上、下两套地层间存在地层缺失,但产状彼此平行。
角度不整合:年轻沉积岩层覆盖于被褶皱或掀斜的早期地层之上而形成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3. 非整合:层状沉积岩覆盖于侵入岩和深变质岩形成的剥蚀面上而形成的不整合关系。代表较深或时间较长的剥蚀期。
不整合的判别标志(6):1地层标志(时代、岩性、古生物)、2地层产状的不同、3古风化面(古土壤、古铁帽等表生地质现象)、4变形特征、5变质和岩浆岩特征、6底砾岩
底砾岩:位于不整合面之上地层底部,代表长期沉积间断以后,一个新的沉积时期开始的产物。
底砾岩的判别(4):①位于侵蚀面上,层位相当稳定。②砾石的成分比较简单,源于下伏各岩层。以石英质的砾石最多。③砾石的磨圆度良好,分选也好。④同一底砾岩层中的砾石及砂粒,自下而上变细,磨圆度变好。
不整合时代的确定:形成时代指不整合面上下地层间缺失地层的时代,即下伏最年轻地层到上覆最老地层的时代。(上限、下限的概念)
岩浆岩原生构造
岩浆岩: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在地下形成的称为侵入岩体或简称岩体,喷出地表形成的称为火山岩或熔岩。
岩浆岩产状:指岩浆岩体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的关系。
侵入岩产状关系:
协调侵入岩体:又称整合侵入岩体,侵人岩体的边界面与围岩层理、面理平行或大致平行。根据形态可分为:岩床、岩盖、岩盆、岩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日常维修水电材料采购招标-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doc
- 日常逐级考核制度试点方案-家家利.doc
- 无线上网操作说明Android系统.ppt
- 岩土及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doc
- 岩土工程专业.doc
- 日本军国主义起源.ppt
- 新规程增加及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强制性条文.ppt
- 崇州市怀远镇.doc
- 旋转液体的平衡形状-武汉大学课程中心.ppt
- 日本料理礼仪》生鱼片篇.ppt
- 嘉峪关市[2024]JN-2024-07-04号宗地和嘉峪关市[2024]JN-2024-07-05号宗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pdf
- 介休市宋古乡上站村、三道河村土地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pdf
- 安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岳 405 号地块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pdf
- 昌黎县人民政府2024年第9批次3号、第10批次3号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pdf
- 焦作市廉政教育基地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pdf
- 泰州市广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ALC板材加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百顷村葵厂南(土名)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项目.pdf
- 04B10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pdf
-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第一小学地块(DKC05-01-10)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pdf
- 华新制药土壤初步调查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