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潘江,修保琨-丹霞地貌
PAGE 62
经 济 地 理 23卷
PAGE 63
增刊 潘江,修保琨:再论赤壁丹崖地貌之概念及其命名
第23卷增刊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23, Supp.
2003年11月 第七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Dec., 2003
再论赤壁丹崖地貌之概念及其命名
潘 江1 修保琨2
(1.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100034;2.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
提 要:本文讨论岩石及构造地貌:赤壁丹崖地貌、类丹霞地貌、假丹霞地貌、嶂石岩地貌、大瑶山地貌、武陵源地貌等的概念及其命名。建议将广义的丹霞地貌,进一步划分为丹霞地貌、丹崖地貌、丹丘地貌。不赞同采用假丹霞地貌、类丹霞地貌等名称。嶂石岩地貌和大瑶山地貌除了岩石的颜色为“丹”色,其他特征与狭义的丹霞地貌不宜相提并论。湖南泥盆纪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建议采用武陵源地貌。希望重视岩石地貌学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赤壁丹崖岩石地貌;概念;分类;命名;风景名胜区
1 引言
现今我国广称之丹霞组(群)及其丹霞地貌, 昔称之谓“丹霞层”[1]与“丹霞地形”[2],其研究史已有74年之久。但当前对丹霞地貌之概念及其命名,仍处于百家争鸣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由于丹霞地貌在中国分布非常广泛[13],且多处为“峰崖崔巍,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复”[1,4]。并赞为真天下之奇观也,多为旅游佳境,故长期以来于其中修建了众多的寺庙、书院等,成为儒、道文化、佛学等的中心,形成了“自古名山僧占多”,体现了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而发展成为风景名胜区。使人们可以得到回归大自然的感受。近期,因旅游事业的兴起,其中已有多处成为国家、省、县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福建武夷山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在上述形势的洪流之中,丹霞地貌学的研究也得到了发展,并相互促进,这次在浙江新昌召开丹霞地貌与旅游开发研讨会,就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并一举两得。
本文将重点讨论:类丹霞地貌[5]、假丹霞地貌[6]、丹霞地貌、丹崖地貌、丹丘地貌[7]等岩石及构造地貌的概念与命名。笔者不赞同采用冠以“类”、“假”等名称,主张以岩石、构造特征或标准命名地之地名来命名,希望不要忽视岩石学在研究地貌学中的作用。更要重视地质时代与地层相变以及地层的穿时性与相变之间的关系。
2 石柱、峰林之成因
众所周知,中国的国家风景名胜,其中多处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如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福建武夷山、安徽齐云山等。但这些地区所形成的各类峰林地貌与所处的地质背景(岩石、地质构造),内外地质动力的作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有些外因能起很大的促使作用。而且有共性,并普遍存在,归纳起来有下列几条:
(1)岩石较为坚硬,胶结物不易风化,才有可能向石柱、峰林方向发展;
(2)岩石之单层厚度为中层至厚层,(花岗岩及火山岩系列受水平节理的制约),若有坚硬程度不同岩性的薄层及夹层,则所形成的石柱造型,将更为奇特,为差异风化的结果。
(3)地层层面近水平,或低角度(花岗岩等非沉积岩为水平节理面),因处于高角度之物体易于受外动力而崩塌、塌方。
(4)垂直或近垂直节理面发育,因为近垂直的物体立面,其柱状的中心稳,不易倾倒。如广东丹霞山的阳元石,武陵源的御笔峰,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等石柱。
(5)区域性定向断裂很发育,呈水平状的岩层被外动力切割断裂为有规律的较小物体,在一定方向、方位处易于被水动力、地震造成塌方、泥石流等,而且多先发生在破裂带。尤其是断裂和节理相复合带。而地质体的中心部位被间歇抬升之后,则易成为峰墙、峰丛、石柱等。
(6)地壳的间歇性抬升(以上升垂直运动为主)明显,持续时代长,其速度与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相协调,或稍慢,或稍快为宜。间歇性抬升是形成上述地貌的主要内地质动力。
(7)气候条件亦非常重要,气温、降雨量、湿度等因素均可促使岩石风化。尤其是长时间周期性的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的冲刷、搬运作用,对加速石柱等的形成极其明显。
上述七条是形成峰林地貌的普遍共性,岩石的内因通过共性促使石柱、峰林的形成。
本文所说上列各类峰林岩石地貌的形成,基本经历了下列过程:
原始台地(平台)—→峰墙(石墙)—→峰丛—→石峰(石柱)—→峰林—→残余石柱。
上述各类峰墙、峰丛、石柱的独特造形,地貌之差异,受内因控制,即岩性、岩色、地质时代等。岩性系指岩石类别;物理与化学性质,含结构、构造、胶结构的组分、抗风化的程度、抗压的强度、硬度、沉积相(陆相、海相、非海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法式料理厨艺工作坊-餐饮管理系-tpcu.edu.tw.doc
- 汽化和液化.ppt-平遥县实验中学教育网.ppt
- 第一节网络计划图.ppt
- 法式料理订购资料库.doc
- 法定假期-山东圣琪生物有限公司.ppt
- 法式滚球角色定位.ppt.ppt
- 第七章气候变迁.ppt
- 注意事项说明.doc
- 河川生态简介(淡水鱼虾蟹).ppt
- 泰山医学院教工五人制足球比赛规则.doc
- 2024年石油炼化企业消防系统升级合同2篇.docx
-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2025年误差控制与调查数据质量评估试题.pdf
- 2025年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卷: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备考资料试题.pdf
- 2025年自然灾害安全防范培训考试试题库与答案解析.pdf
- 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监督检查要点):法律法规解析与应用试题.pdf
- 高压电工考试必备:2025年高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与保养成本控制试题.pdf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卷:艺术市场与文化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试题.pdf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卷:艺术审美心理在艺术市场中的作用试题.pdf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卷:艺术流派对比分析高分技巧.pdf
- 2024年草原生态放牧保护合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