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七课出师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课出师表

P. PAGE 6/5 第七課 出師表 一. 主旨 本文是諸葛亮在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出兵北伐曹魏,臨行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封奏表。諸葛亮知後主為人昏庸,喜歡親近宦官,故諄諄勸導他要廣開言路,接納諫言,陟善罰否,親賢臣,遠小人,繼承先帝遺志,並剖明心跡: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決心。諸葛亮在表中還向後主推薦一批賢臣良將,以供選用。 二. 段落大意 全文共五段,大意如下: (1) 說明劉備征吳失敗,不久逝世,處境對蜀漢不利,但內外臣子和將士仍盡忠職守,以此勸導後主不要看輕自己,而應廣開言路,接納諫言。 (2) 說明宮中和府中是同一個整體,賞罰要有同一的標準,不宜偏私,並推薦可供重用的文臣武將。 (3) 以先漢興隆後漢傾頹的史例,說明「親賢臣,遠小人」的重要性。 (4) 以先帝禮賢下士的事實,說明自己感恩圖報及盡忠漢室的原因,並請求後主同意他領兵北伐,收復中原,興復漢室。 (5) 指出興復漢室,君臣各有職責;再次提醒後主,要諮諏善導,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和說明上表時的複雜心情。 三. 寫作技巧 《出師表》乃千古傳頌之文章,寫作手法有如下特點: (1) 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本篇一開頭便指出:「蜀漢目前的形勢是要險中求存,危中求穩,所以希望後主廣開言路,激勵士氣,同時要施法公正,賞罰分明,臣子才會為國效命;接著向後主推薦宮中營中可任用的人材,希望後主能信任他們,重用他們,則興復漢室的任務,指日可待。然後表白自己盡忠先帝和後主的心跡,強調君臣一體,各方面人士緊密合作是當前急務,如此北伐才能成功,興復漢室才有希望。 (2) 發自肺腑,感人心脾 情真意切,發自肺腑,是本文另一特點。由於諸葛亮與後主的關係特別密切:既是君臣,也是父執與子姪;而且劉備在白帝城臨終托孤時曾對諸葛亮說過:如果後主成材的話,便輔助他,否則諸葛亮可廢黜他,自己做蜀漢之主。雖然諸葛亮一再表明忠於劉劉氏政權的心跡,但在後主心裏,可能存有芥蒂,諸葛亮也認識到這點,故處處提到因感激先帝知遇之恩,而希望對後主有所報答。 (3) 措辭婉轉,不卑不亢 由於諸葛亮具有臣子和長??的雙重身份,所以措辭婉轉,不卑不亢,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既有勸導,也有告誡,但語氣都十分婉轉。如最後一段說到臣子各有職守,暗示君主亦不例外,所以告誡後主:「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含蓄地指出後主平時沒有遵守先帝遺訓,也不懂得為自己打算。用心之良苦,於此可見一斑。 (4) 正反對比,說理透闢 作者進諫後主,善用正反面事例,對比說明,最著名的有 三宜: 1.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夕志士之氣。」 2.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道,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3.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三不宜: 1.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2. 「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3.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作者又以兩漢的興衰對比來勸諫後主要親賢遠侒,然後推薦賢臣,使後主知所倚重。 (5) 駢散結合,語氣諧協 諸葛亮既是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但也很有文學修養,本文即為一例。本文句式,駢散互用,而無雕琢痕跡。 駢偶句如: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散行句如: 「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四. 思考題 (一) 解答下列兩問: (1) 簡述本文主旨。 答: 本文是諸葛亮在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出兵北伐曹魏,臨行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封奏表。諸葛亮知後主為人昏庸,喜歡親近宦官,故諄諄勸導他要廣開言路,接納諫言,陟善罰否,親賢臣,遠小人,繼承先帝遺志,並剖明心跡: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決心。諸葛亮在表中還向後主推薦一批賢臣良將,以供選用。 (2) 北伐前夕,蜀漢的處境怎樣? 答: 劉備逝世後,蜀漢的處境怎樣? ? 蜀漢在三國之中,人口最少,領土最狹窄,實力最弱; ? 劉備征吳失敗,國力削弱; ? 劉備創立的事業剛開始便去世,使蜀漢失去領導人,所以諸葛亮說:「這是蜀漢生死存亡的關頭。」 (二) 解答以下兩問: (1)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舉出了前漢興隆後漢衰頹的史例,目的在說明什麼? 〔83年會考試題〕 答: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舉出此一史例的目的,希望後主劉禪以此為殷鑒,仿效西漢前期的君主治國之道,避免重蹈後漢的覆轍。 (2) 諸葛亮如何忠貞為國?〔86年會考試題〕 答: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忠臣之一,其忠貞為國事跡如下: 1. 感激先帝知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