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石墨材料
第三章 石墨材料生产工艺;主要教学内容:
胶体石墨的制备工艺;
#胶体石墨的稳定性分散。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胶体石墨的制备工艺;
掌握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多媒体
讨论、思考题、作业:
胶体石墨稳定分散的条件有哪些?
说明制备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原理。
参考资料:
徐涛。石墨制品工艺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美军BLU-114型石墨炸弹;石墨炸弹是一种主要针对电力设施的武器。这种炸弹内含有大量的丝状碳纤维,经飞机投送后在空中炸开,大量碳纤维丝团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地飘落,搭在电力设施上使其短路,致使对方电力供应中断。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就曾使用这种石墨炸弹使得南联盟电力系统瘫痪.
软炸弹 --属于非致命性武器。;;;;第一节 石墨概述
一.石墨的结构
晶体结构:层内共价键,层间分子键.
此结构决定了石墨的形态与性质。
为层间化合物的制备提供前提条件。
;;天然石墨矿物有:
晶质石墨(片状、鳞片状)
隐晶质(土状)石墨两中产出形式。
常伴有长石,石英,云母,磁铁矿等矿物。;二、性质
耐高温(熔点3850 ℃,沸点4250 ℃)、导电、润滑、化学性质稳定、疏水性、可塑性等。
天然石墨;
以沥青、焦炭为原料生产的人造石墨。
;用于制造远程导弹或者航天火箭推进器的材料;
用于核工程(中子减速剂);
用于制造新型潜艇的轴承;
用于航空电刷、密封、润滑材料等 。;第二节 石墨的提纯
选矿后的石墨纯度小于94%, 必须经过化学提纯提高品位。
去除长石,石英,云母等杂质。
;化学提纯:通过化学过程获得高纯或超纯矿物原料的加工方法。
原则:酸浸出其中的金属盐和碱(土)金属;
碱浸出非金属氧化物。
;1、苛性钠熔融法
在500-800℃的高温熔融状态下,氢氧化钠可与石墨中的杂质矿物起反应1小时,如二氧化硅、氧化铁等;金属离子从矿物中浸出后生成沉淀。
然后用酸洗涤成溶于水的盐,洗去。常温下也可以进行。产品的品位99-99.9%。;SiO2+2NaOH=Na2SiO3+H2O
其它硅酸盐、碳酸盐矿物也有上述反应。
Al3++3OH- → Al(OH)3 ↓
Al(OH)3 ↓ +3HCl→AlCl3+3H2O
原矿的品位达90-95%,提纯后达99%。
;2、氢氟酸法:
石墨与水按1:1的比例混合,一边搅拌加入酸,反应24小时,用碱中和。产品达99%以上。
SiO2+4HF=2H2O+SiF4↑
CaSiO3+6HF=CaF2+3H2O+SiF4 ↑
;其毒性及腐蚀性限制其使用。
可溶解石英及硅酸盐。
耐酸、密封的反应罐中进行;3、活性气体法:用四氯化碳使石墨中的杂质变为蒸汽排出。杂质成分仅为石英时使用干燥的氟化氢气体。
立式回转炉。;4、高温气化法:温度在2500 ℃以上保持72小时,杂质的沸点较低,易挥发。反应在纯化炉中进行,与空气隔绝。
可得99.99-99.999%的超纯产品.
;第三节 胶体石墨(石墨乳)
包括润滑材料及导电材料(158,216)
石墨乳是一种以超微细鳞片状(1-5微米)石墨为固体分散相,以水或油、有机溶剂为介质的固-液相两相材料。
;一、胶体石墨的生产工艺
1、超微细化处理
湿法磨矿(震动磨);
干法磨矿(气流粉碎机、超微粉碎机)。细度(3-5微米)。;2、分散处理
其实,上述两个过程是交叉在一起的。特别是湿法磨矿,微细化与分散处理穿插进行。
分散过程中添加湿润剂(保护胶体)、解胶剂(分散剂)等,使胶体石墨稳定存在。
;石墨具有疏水性且带负电,因此,需要加入亲水性物质(保护胶体,增粘剂)使石墨具有亲水性;
研磨分级时,需要加入析凝剂使之沉淀,再脱水捕集;
解胶:在石墨浆液中加入碱性电解质(解胶剂),使pH值保持在10左右,石墨粒子带负电荷处于稳定状态。;常用保护胶体有:动物胶、阿拉伯树胶、羧甲基纤维素(CMC)等。
设备有:
三辊磨、胶体磨、振动磨;
辅助设备有:泵,搅拌机,储液罐,震动筛等。;油剂石墨乳的水-油相转移工艺是:
含水的石墨粒子+亲油分散剂及润滑油—高压釜蒸馏去水分—油剂胶体石墨。;二、胶体石墨的性质
取决于石墨粒子的大小及形状;(能否分散)
石墨在液体中的悬浮分散稳定性。
;1、石墨粒子的薄片涂膜特性
薄片状石墨粒子在石墨乳中能形成平行排列、非常致密的很薄的涂膜层,牢固的附着在金属或其它物质表面。因此,可以分散于各种液相中,制成各种耐热性润滑剂、导电涂料等。;2、胶体石墨的稳定性
胶体石墨粒子稳定分散的条件(制备工艺的两个阶段):
一是胶体粒子微细化处理;
二是石墨微粒在水中的分散稳定化处理。
亲水性分散剂(保护胶体)--解胶剂(碱性电解质)。;3、胶体石墨的触变性:
搅拌前后粘度的变化。
如显像管石墨乳(胶体石墨)、拉丝石墨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