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桃江县板溪国有林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其对策.docVIP

桃江县板溪国有林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其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江县板溪国有林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其对策.doc

PAGE  PAGE 8 桃江县板溪国有林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其对策   摘要:指出了桃江县板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为267.8 hm2,有以竹林和松木人工林为主的林地面积185.2 hm2,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发展中主要存在着林场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经营严重受阻;资金严重短缺,更新功能差;职工队伍思想波动大,文化素质低等问题和困难。从加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秀美林场,调整生产结构、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发展林业产业新业态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建设投入、带领职工走出困境,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板溪林场;发展对策;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S75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7   1引言   桃江县板溪国有林场始建于1958年,位于桃江县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5′55″、北纬28°21′30″,东与松木塘镇为邻,南与安化县大福镇连接,西与安化大荣乡毗连,北靠鸬鹚渡镇。自2015年国有林场改革至今,该场同其他国有林场一样,充分享受了改革带来的红利,在机制体制、生产经营,特别是职工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在改革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将以提高森林质量为重点,秀美林场建设为抓手,林业新业态发展为契机,努力在创新体制、思路和改革经营机制上多做文章,力争用3~5年的时间彻底改变目前的落后面貌,努力把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林场,建设成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秀美林场。   2林场概况   2.1性质及结构   桃江县板溪国有林场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分为3个工区,辖3个自然农业村。在职干部职工82人,离退休人员19人,农业人口2100多人。   2.2自然地理条件   ?地区属雪峰山余脉的丘陵地貌,最高海拔685 m,最低海拔130 m,坡度在25°~35°之间;成土母岩为板岩、页岩,土壤以红壤为主、黄红壤次之,土壤理化性质良好,呈微酸性,养分含量丰富。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6 ℃,无霜期263 d,年降雨量1553 mm。   2.3森林资源   全场经营总面积267.8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85.2 hm2,非林地82.6 hm2,森林覆盖率69.16%。林地面积中竹林96.3 hm2、占林地面积的52.0%,立竹24.8万株;乔木林(以松木为主)88.9 hm2、占林地面积的48.0%,蓄积1.2万m3。林分是以竹林和松木人工林为主。林场境内物种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香樟、枫香、杜英、马尾松、毛竹等植物25科162种;有野猪、猫头鹰、锦鸡、穿山甲、猴面鹰、虎纹蛙等野生动物14科39种。   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3.1林场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经营严重受阻   虽然建场有50多年的历史,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建场初期受当时国家投资政策限制,基本没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到中后期又受各项惠农政策边缘化的影响,电力、通讯等设施无法纳入政府的建设规划中去[1],林区道路、生产生活用水用电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目前的状况是三个工区中,除东边工区有一个约120m2的简易破旧用房和?t望哨所外,其余西边工区、梨园工区什么也没有,2016年7月因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原因,导致10km多的简易公路全部毁损,致使基础设施本来就相当薄弱的贫困林场,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的开展。   3.2资金严重短缺   资金是林场经济建设的血液。随着国家对国有林场赋予的职能要求和秀美林场建设的需要,对于一个本不富裕的林场来说,林场经济建设与发展资金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在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林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2006年林场全部森林划为生态公益林后,长期以来以砍伐木材维持生计的经济模式从此画上了句号,每年仅仅只有少量竹林清理的竹材和雪压木砍伐,经济收入是杯水车薪,木材经济已经成为过去式;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长期未交;2014年新增缴纳职业年金约27万元,加上职工养老保险金,仅此两项每年需交180多万元;虽然2015年国有林场改革后,由原来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改为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但核定的编制只有21个,仅占全场在职职工总数的25.6%,财政拨款300万元,仍然有61个在职员工和19个退休人员游离于编制之外,同时还有3个自然农业村、2100多人农业人口的日常经济补贴等,资金缺口可想而知。   3.3职工队伍思想波动大,文化素质相对偏低   由于林场地处人烟稀少的山区,加上经济收入低,职工应有的福利待遇无法得到保障,所以职工队伍极不稳定。早在10多年前就有相当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