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顺廊桥搜索.doc
PAGE
PAGE 5
泰顺廊桥搜索
泰顺县位于浙江南部山区,西北与景宁县接壤,东北与文咸县为邻,南部毗邻福建省,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九山半水半分田”。这里光是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山多溪也多,这里到处是溪流,由此在泰顺这个特定的地方,出现大批的桥也就顺理成章了。
泰顺立县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当时的景泰帝以“国泰民安,人心归顺”之意赐名该县“泰顺”。现在泰顺县属于温州市管辖。
由于泰顺地处边远, 山多贫瘠,不可享福却可避祸,加上少有的山区田园风光,因此历史上曾经得到不少文人雅士的青睐,也由此使泰顺这个边隅之地留下了很多极为宝贵的历史遗迹,而廊桥就是其中最为精彩的代表。
我们大城市里没有带顶子的桥,都是露天大桥,所以长时间以来,头脑里没有“廊桥”这个概念。说来惭愧,直到看了美国影片《廊桥遗梦》才有了“廊桥”这个概念。原来廊桥就是有廊子有顶子的桥。待我们走过了十来座廊桥以后,才悟出了一个当地人几百年前甚至一千多年以前就懂得的道理:这里山高溪多,路远水长,人口稀少,村落稀疏,交通不发达,人们外出几个里见不到人烟是常事。所以泰顺的先人们就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每相隔一定的里程,就要在人们经常走的大路边、溪水上建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歇脚么,有个桥或石墩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建风雨亭呢?一方面那里雨多,一旦下起雨来,没处藏躲。如果有了风雨桥,人们就方便多了。另一方面,桥上造檐,有屋顶瓦保护造桥的木材免受日照雨淋,可以使桥延年。有的廊桥甚至还有可暂住人的房间。说是“共识”,其实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代人的互相影响与传承,才有了今日泰顺蔚为壮观的廊桥群。
泰顺人一直把廊桥称做“蜈蚣桥”。这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称呼。至于大多数人对“廊桥”之称谓,窃以为也是从美国影片《廊桥遗梦》在中国上映之后才改称的,一是直观,二是简便。所谓“蜈蚣桥”,就是说桥的结构与蜈蚣相似,此种木结构桥以梁木穿插的巧妙结构形式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以较短的梁木构件,以剪刀叉穿插的形式,横跨水面,个分稳固,虽历千百年风雨而不垮塌。同时,它还具有相当的美学价值,虽然都是廊桥,其基本结构相仿,但其外在形式却完全不同,各具形态,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美仑美奂。
至于泰顺木桥的由来,其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说中国编梁式木拱廊桥源于宋代,是宋室南渡时大批工匠迁入泰顺带进了中原文化,也带进了编粱式木拱廊桥。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论点是,在《清明上河图》中,开封汴水上的虹桥就是这样一座桥。这个观点较长时期被人们所认可。但是泰顺县博物馆的几位研究人员却不接受这个观点。一是《分疆录》中记载,三条桥(泰顺一座廊桥)在清道光年间重建时,发现有唐代贞观年号的瓦片,经过实地考证,虽未发现唐代瓦片,但发现桥上有刻着“宋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宇样的瓦片,还在上游十余米处的石壁上发现了唐宋时期的旧桥遗址,从遗址的柱孔结构看,与明清时期有很多相似之处。再经过一些专家认真考察,他们认为泰顺木拱廊桥并非由中原传入,而是泰顺“地产”,是本地先民的创造。在泰顺,有一整套由梁桥发展到木拱廊桥的桥梁类型,有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再加上一些其他参考系,如经过考察,造桥人的姓氏中没有一个是在宋室南渡时由中原迁入泰顺的,因此说泰顺的木拱廊桥由北方传入,只不过是一种猜测而已,而本地先民创造了泰顺廊桥却有翔实的考证依据。
由此看来,在泰顺的诸多廊桥中,当属三条桥的历史最为久远。既然曾经有记载说重修时发现它的瓦片有唐贞观年间的,就昭示着这桥应诞生于公元7世纪左右。这座桥坐落于泰顺洲岭乡。奇怪的是,这洲岭乡是泰顺县内比较偏僻闭塞的地区,行人稀少,交通也不便。为什么最古老的桥会产生于最偏僻的地方呢?无从考据了。现在三条桥上还有宋人题在木板上的《点绛唇》:“常忆五月,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词自是温婉儒雅,柔肠百转,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从这一首词中也可看出此桥的历史悠久。
最为可贵的是,在此县境,桥梁数量众多。据《泰顺县交通志》记载,至1987年底统计,全县现有桥958座,总长16829延米,其中解放前修建476座,7923延米,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木拱廊桥有 6座,即:泗溪溪东桥、北涧桥、仙稔仙居桥、筱村文兴桥、洲岭三条桥、三魁薛宅桥。可以这样说,泰顺就是中国廊桥博物馆。
被当地人千百年来称之为“蜈蚣桥”的泰顺廊桥,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被泰顺以外的人发现,从而揭开了泰顺廊桥美丽的面纱,这些千百年来不知被多少先人、多少现代人走过的廊桥,才向泰顺以外的各地、各国游客展露出自己的容颜。
当地人当然不以为奇,因为他们从一睁开眼睛看世界时,这些廊桥就在那里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淄博市2025年高三二模政治试卷(含标准答案).pdf
- 公路工程质量自检报告及施工总结.doc
- 材料表征技术PPT课件.pptx
-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大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024.docx
- 思维导图丨高中历史必修丨中外历史纲要(上)丨第0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竖屏版).pdf
- 2025年贵州专业技术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公需科目 .pdf VIP
- 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党校中青班).doc VIP
- 2025年蓖麻种植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软件开发合同--模板.doc VIP
- 现代餐饮运营与管理实务:中央厨房的运行与管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