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第二篇 考点14 经济和社会生活.ppt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第二篇 考点14 经济和社会生活.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聚焦中考历史(通用版)第二篇 考点14 经济和社会生活

历史;1.(2015,玉林)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这一规定( ) 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 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 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3.(2015,山西)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 ??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在一战时期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是历史的进步。;【例1】(2013,西双版纳州)在中国古代,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有一位状元,竟然“舍本逐末”,投身于工商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他是(  ) A.荣宗敬  B.严复   C.侯德榜  D.张謇 点拨 张謇是清末状元,他看到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于是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一系列企业。 答案 D;【对点训练】 1.(2015,莱芜)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 2.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右边漫画,可以认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源于( ) A.小农经济 B.西方先进技术 C.封建制度 D.国人爱国热情;【例2】(2013,安徽)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阅读下列有关报纸的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报纸创办于何地?图二、图三所示报纸分别宣传了哪些主要的进步思想?这些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2)作为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今天还可以通过哪些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面对众多的信息,我们应该持何种积极态度?;点拨 本题整合了近代报刊的发展与近代化探索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第(1)问主要是基础知识的考查,从地点、内容、影响方面考查相关的知识。第(2)问在考查信息传播方式之后,还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了对正确行为方式的引导。 答案 (1)上海;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若答出具体思想主张亦可);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进行。(2)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明辨是非,远离不良信息。;【对点训练】 3.(2015,淄博)1899年,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开车试工,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这一消息最可能刊载在( )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4.(2013,荆州)“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这两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 ) A.注重时事新闻报道 B.注重商业广告登载 C.注重社会问题评述 D.注重社会新俗宣传;【例3】(2013,玉溪)假如你生活在中华民国时期,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 ①穿中山装、旗袍 ②男子留辫子 ③学会照相 ④上网查资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点拨 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而且是否定式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在题目中的四个备选组合项中,穿中山装或旗袍、照相这几项应该都是可以享受到的。由于民国政府明令男子剪发辫,所以留辫子是不被允许的;计算机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而网络技术的开始普及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这两项是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 答案 D;【对点训练】 5.(2013,临沂)1912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