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规监测项目及方法是
常规监测项目及方法;常规监测项目及方法;第二章 常规监测项目及方法; 海水水质分类《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 (mg/L);10;21;31;第二节 生物监测方法;第二节 生物监测方法;污染现状监查
污染状况监视
污染状况监控;生物监测的特点;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生物监测与理化监测的关系:
前者反映毒性,后者反映数量和浓度
各有利弊,需互相配合;传统监测方法的检测面;;; 生物监测的局限性
1、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2、可能受监测生物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3、费时且难确定环境污染物的实际浓度;在线式发光菌毒性分析仪;在线式藻类毒性分析仪;在线式水蚤毒性分析仪;在线式斑点鱼毒性分析仪;生物监测的主要方法;利用生物受到污染物质危害或毒害后所产生的反应或生理机能的变化,来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确定毒物安全浓度的方法称为生物测试法。 ;专业术语;半致死浓度(LC50):造成50%受试生物在一定的观察期内死亡的浓度。如96hLC50
有效浓度(EC):在某一期限内导致某一特殊反应的毒物浓度(如呼吸率改变、平衡丧失等)
无可见影响浓度NOEC (no-observed-effect concentration):指试验生物暴露在一组不同浓度的试验溶液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试验生物的不良影响,并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统计分析结果,判定出对试验生物无显著影响的最大浓度;*毒物最大允许浓度:在承受排放的天然水中可容存在而不致对生产力或其他用途有不良影响的毒物浓度
应用系数:应用于急毒性试验的系数,用来估计受试生物终生或长期可以暴露的毒物浓度
急毒性:在较短时间内显示致死或其他效应
慢毒性:长期所致的效应(生长、生殖等)
;受试生物的选择;稀释水的选择;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换水(至少24h换3次)
静水式
室内 不换水
流水式(适于BOD高、不稳定或挥发性物质)
罐式(建于岸边)
有控生态系
塑料袋等容器(置于水体中)
*污染物添加可分为一次加入,连续加入 ;二、试验生物选择、收集和驯养
1、试验生物的选择
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群的代表。
在食物链中占有一定地位。
分布广泛,养殖容易,遗传稳定,数量保证。
背景资料丰富。
本地种较好,选最敏感的种,最敏感的生命阶段。
最大个体不可大于最小个体的50%;2、试验生物的大小
大小要一致,平均体长<5-7cm,最大体长不超过最小体长的1.5倍。
鱼重在0.5-1g为宜,虾长<10cm,蟹胸甲宽<10cm
会自相残杀的动物要隔离培养或把爪绑住
3、试验生物的收集
来源于正规养殖场或无污染水体,健康
;4、试验生物的驯养
至少暂养12d;
暂养2d后记录死亡率,7d内死亡率<5%可用;5-10%则继续养7d,如超过10%,不可用。
暂养环境与原环境相近
;三、试验条件
1、试验用水
所用稀释水中污染物应低于可测水平;对生物无压迫。可用标准海水,或洁净的天然海水
2、试验容器
视鱼大小而定,一般高30-35cm,直径30cm的玻璃缸。负荷为1g动物/1L升水。
3、环境条件
适宜受试生物,实验前24h停止喂食,实验期间不喂食;四、试验溶液
稀释受试物,必要时用吐温等帮助溶解。如污水水质易变,可取不同时间的水混合实验
浓度以等对数间距来设计:如1、1.8、3.2、5.6、10;也可以几何级数,如8、4、2、1、0.5
五、试验步骤
1、预试验:预实验一般以10为公比作间隔设浓度,较大范围。每组3-5尾,时间24-48h.不 设平行组,每日至少记录2次死鱼数并取出。
目的:找出全死和全不死的剂量;2、正式试验:浓度可采百分体积或mg/L
每组至少10尾,至少设3个平行组
设空白对照
至少6个浓度,要包括使鱼全死的最低浓度和96h全活的最高浓度
以几何级数或等对数间距排布,浓度间隔系数不大于2.2
如有助溶剂也要设对照
;取放试验生物注意事项;前8h连续观察,在24h,48h,72h,96h计数死亡数。
及时取出死亡个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