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合理输血临床病例讨率芹
陆 志 刚;现代临床输血的理念:; 合理用血 科学用血 安全用血;临床输血实践的现状;万某,女,21岁,53Kg;陈某,女,22岁; 患者,男,40岁,因患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 竭入院准备作血液透析治疗。血红蛋白40g/L,血肌酐707μmol/L,血钾7.6mmol/L。患者诉头晕、无力、心悸。为改善贫血症状需要输血,我们应首选的血液制品是:
A. 新鲜全血(7天内);
B. 库存全血;
C. 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
D. 洗涤红细胞;
E.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陈某,男,44岁,75Kg; 因乳腺癌1年前作根治术。手术期间患者输A型全血400ml,无不良反应。术后曾化疗8次。此次入院进行第9次化疗。血常规:红细胞 4.12×1012/L,血红蛋白125g/L,白细胞 3.3×109/L,血小板 60×109/L。血型“A”。; 因白细胞和血小板偏低,为了能顺利进行第9次化疗,给患者输当天新鲜全血400ml ,输血过程无任何反应。化疗顺利。输血后第7天血红蛋白降为90 g/L。再输新鲜全血400ml,输后约20分钟,患者觉腰痛,继而出现畏寒、头痛、恶心、体温39℃,尿呈酱油样。经及时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复查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
一、患者血型:“A”(CCDee) ;
供者血型:“A”(CCDEe)
二、交叉配血试验:
盐水介质不发生凝集反应;
抗球蛋白和酶介质中,主管发生强凝集反应,
次管无凝集反应。
三、抗体鉴定:
患者血清中存在抗E抗体,效价:1:512。
;新鲜血的含义;符合下列3个条件即为新鲜血:
1. 红细胞存活率接近正常;
2. 2、3-DPG接近正常;
3. 钾的含量不高。
ACD < 5天(3天)
新鲜血
CPD或CPDA < 10天(7天)
CPD或CPDA保存7天内的血即为新鲜血。
;宜用新鲜血的某些病人:
1.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输血者;
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
3.严重心肺疾患需要输血者;
4.急性失血伴有持续性低血压者(包括大出血而需要大量输血病人);
5.DIC需要输血者。
上述病人需要尽快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而且不能耐受高钾,故要新鲜血。;如何规避风险、科学合理用血;问题:1.该患者是什么输血反应?
2.如何预防?;进一步调查;李某,男,70岁,61Kg;;;国家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慢性贫血病人输血指导 ; 输注乳酸林格液1000ML,5%葡萄糖液500ML,血代500ML,准备手术行骨折复位固定。严密观察过程中,伤员血压下降至90/70mmHg ,腹部移动性浊音(+) , 腹腔穿刺抽出鲜红色不凝固血液,诊断脾破裂。估计失血1500ML。拟行剖腹探查脾切除术。 ; 术中伤员血压再度下降,输AB型红细胞5单位,但手术创面和伤口渗血不止。血液学监测报告: Hb70g/L、Plt 40×109/L;PT 25 、APTT 63、TT 22,Fg 2.26 g/L 、D--DI 1mg/L 、FDP 40mg/L。 此时应如何输血?;涉及三个问题;出血时的成分输血疗法 ;急性出血病人通常的输血方法是:
1.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只输液,不输血;
2.失血量达血容量的20%~50%,输液加输红细胞;
3.失血量达血容量的50%~100%,输液加输红细胞和白蛋白;
4.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输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
5.失血量大且有进行性失血休克病人可输部分全血;
;输血治疗中至少要查3项指标:
1.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输血小板;
2.PT 正常对照1.5倍应输新鲜冰冻血浆;
3.纤维蛋白原0.8g/L应输冷沉淀:
⑴每单位冷沉淀中含纤维蛋白原200~300mg;
⑵每10kg体重输冷沉淀1~1.5单位。;全血及成分血液输注剂量的估算方法;红细胞制品;血小板制品;血小板的质量标准;凝血因子制品;体内凝血因子止血特性;体内凝血因子止血特性(续); 低 体 温
持续性低血压与低灌注
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稀释性凝血因子缺乏;1、低体温 (最常见、最易被忽视)
称为非血小板、凝血因子低下性出血。
低体温 →血小板功能和酶活性↓
2、低灌注
长时间(1小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 妇产科会阴按摩术.pptx
- 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重晶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docx VIP
- 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传播--以环太湖流域家族女性为例.pdf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手册.教程分析.doc
- 工业工程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工业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岛津气相色谱仪GC-2010Plus用户指南 中文操作说明书.pdf
- 百傲化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说明书389.docx
- 2025年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二保修分公司员工岗位规范考核管理实 完整版.pdf VIP
- 肺炎教案设计(内科学五年制第七版大学授课教案设计呼吸内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