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第四节 林木病害凳悄诊断
第四节 林木病害的诊断;一 柯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tes);对常见病,一般通过症状鉴别、镜检鉴别、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核对即可确定,对少见的或新的病害,不能仅仅依据病部发现的可疑病原物仓促的作出结论。通常应进行分离培养、接种和再分离,即做致病性的测定后,才能做结论。这种诊断步骤称为柯赫氏法则。其具体内容为:;(1)在病植物上通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物存在;
(The micro-organism must show constant association with the disese)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的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The micro-organism must be isolated from the disesed host an grown in pure culture)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植物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
(The specific disease must be reproduced when the micro-organism from pure culture is inoculated into host)
(4)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的记录相??。
( The micro-organism must be reisolated from the inoculated host);通过这一系列试验得到确实的证据,就可以确认该微生物为其病原物。但有些专性寄生物如病毒、植原体、霜霉菌、白粉菌和一些锈菌等,目前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可采用其他方法来加以证明。如线虫和病毒病害,在进行人工接种时,直接用病株组织里的线虫或采用病毒的汁液或或带毒组织、昆虫等进行接种,当接种株发病后,再从这种病株上取线虫或病毒汁液或带毒组织、昆虫等,用同样方法再进行接种,当得到同样结果后才能证实该病的病原为这种线虫或这种病毒。;二 、非传染性病害的鉴定; 2 症状鉴别 非侵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物侵染引起的,在发病植物表面只有病状没有病征。在经过保湿培养以及通过其它方法确定不是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后,可通过进一步解剖检验,镜检组织变化,提出可疑病因;或者通过对土壤、肥料、气象以及大气、药物施用等的调查来判断。
;3 病原鉴定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最后确定,还可通过以下方法。
化学诊断法 经过初步鉴定,如怀疑病原可能是土壤或肥料中的因素。可进一步采用化学诊断法,通常是对病株组织或病田土壤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成分和含量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从而查明过多或过少成分,确定病原。这一诊断法对缺素症和盐碱害的诊断较可靠。
;人工诱发及排除病因的检验法 根据初步分析的可疑原因,人为提供类似发病条件,如低温、缺乏某种元素以及药害等,对病株进行处理,观察是否发病,或采取治疗措施排除病因,用可疑缺乏元素的盐类对病株进行喷洒注射灌根等方法治疗,观察是否可疑减轻病害或恢复健康。;指示植物鉴定法 这种方法用于鉴定缺素症,当提出可疑病因后,可选择最容易缺乏该种元素、症状表现明显、稳定的植物,种植在疑为缺乏该种元素的林果附近,观察其症状反应,借以鉴定林果表现出的症状,是否为该种元素的缺乏症。
;三 、传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的诊断也需要进行田间观察,症状鉴别,然后再做病原鉴定。
;田间观察与症状鉴别 传染性病害的各类病原除病毒、植原体、病毒及类病毒外,在病部都产生病征。真菌病害的病征很明显,在病部表面可见粉状物、霉状物、粒状物、锈状物等各种特征的结构。细菌病害在潮湿条件下一般在病部都可见滴状或一层薄薄的脓状物,通常呈黄色或乳白色,干燥时干枯成为小珠状、不定型粒状或发亮的薄层。这些是细菌的溢脓,是细菌病害的病症。不过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在田间有时由于发病条件的限制,症状特点尤其是病征表现不明显,也较难区别。当遇见这种情况时,一方面可继续观察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另一方面可将病株或病部采回实验室,用清水;洗净后,置于保温保湿条件下,促使症状充分表现,再进行鉴定。寄生性种子植物所致的病害,在病部很容易看见寄生的植株,线虫病害在病部有时也能看见线虫。病毒、类病毒、植原体等所致的病害都不产生病征,但它们的病状有显著的特点,如变色、畸形等全株性病状,这些病状表现首先是从分枝顶端开始,然后再其他部分陆续出现。确诊这几种病害,如内含体的观察,抗生素处理试验,等等。;病原鉴定 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一般说病原不同,症状也不同,但有时相同病原在不同部位、不同发病时期和不同条件下所致病害症状各异;也有病原不同,症状相似的情况。如苹果褐斑病在叶片上可产生同心轮纹状、针芒状及混合型三种不同的病斑类型。即使同一病原物在相同的感病部位上,也可表现不同的症状。至于病原不同,产生相似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章 成瘾行为与赌博是.ppt
- 第七章 酶抑制法是.ppt
- 第七章-药学监护是.ppt
- 第七章 医用X射线诊断中妒窃患者的防护.ppt
- 第七章第九章各类型制剂肥侵析.ppt
- 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朗琼.ppt
- 第七章镇痛药1是.ppt
- 第七章片剂是.ppt
- 第七篇 第九章 甲状腺故铅能亢进症.ppt
- 第七节 纤维内镜检查是.ppt
- DBT29-121-2018 天津市城镇供水管网维护管理技术规程-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pdf
- DBT29-122-2010 天津市生活垃圾转动站运行管理技术规程-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pdf
- DBT29-132-2017 天津市建筑内外墙涂料应用技术规程-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pdf
- DBT29-167-2019 天津市再生水设计标准-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pdf
- DBJ 29-1-1997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天津地区实施细则.pdf
- T_CES 172—2022_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检测规范.pdf
- T_CES 184—2022_中低压配电网快速插拔电缆连接器配置技术导则.pdf
- T_CESA 1075—2021_分布式平台联机事务处理通用技术要求.pdf
- T_BSAS 001-2020_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实验室应急管理规范.pdf
- T_CAAA 071—2021_梅花鹿冷冻精液生产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