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次水平测试卷四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次水平测试卷四整理

北大英华 展鹏教育 国家司法考试2009培训课程  PAGE \* MERGEFORMAT 5 400-670-2118 02163540877 第一次水平测试 卷四 提示:本试卷为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请按题序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上书写答案,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 案情: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取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 问题:请根据上述案情,分析甲、乙、丁的刑事责任。 二. 家住成都市武侯区的王某因做生意发财,买了一辆宝马7系轿车,并将车辆在本区某保险公司投保。王某朋友重庆渝中区李某一日出差至成都,借其轿车去雅安市,王某虽百般心疼但仍爽快出借。不料汽车在乐山市辖区内山路行进过程中,李某车速过快,致使车撞坏护栏后落下山坡,并致一过路山民重伤。李某经抢救无大碍,但车辆几乎完全报废。王某就汽车的保险赔偿问题,与保险公司发生争议,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后,王某认为赔偿不足以弥补自己的损失,遂又起诉李某,以侵权为由请求李某赔偿自己的损失。法院受理后,查明李某因构成交通肇事罪,被监禁在重庆市江北区监狱,遂进行了委托送达,委托监狱对李某送达了起诉状等。经公开审理,法院判决李某赔偿王某人民币10万元。李某未执行,王某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查明,李某刚出狱,确实无钱,遂裁定李某为王某公司打工2年,作为对10万元的赔偿,并派法警将其押解至王某公司。案件就此执行终结。 请回答下列问题: 王某起诉保险公司,应当由哪些法院进行管辖? 王某起诉李某,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应当由哪个法院管辖? 一审法院的审理过程有无问题? 法院裁定李某为王某公司打工的行为是否正确?李某有何救济途径? 三. 案情:2007年1月,甲不慎遗失其手袋,内有其名贵玉镯一只。乙拾得后,按照手袋内的名片所示积极寻找失主,与甲取得了联系,将玉镯归还给了甲。2007年5月,甲与丙结婚。甲、丙合计开设一家茶馆,茶馆办理工商登记注明的开办人为甲。因急需资金,甲持玉镯到信达典当行典当,经商议,玉镯出典,获资金8万元,约定3个月后赎回。因缺乏经验,茶馆惨淡经营,终致难以为继,2008年8月甲、丙决定关闭茶馆。此时茶馆对外负债2万元。同年9月,甲、丙自觉缘分已尽,协议离婚。 问题: 1.设,在乙向甲交还玉镯之前,乙不慎将玉镯摔裂,乙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2 设,甲在丢失玉镯后焦急万分,遂在遗失场所张贴数份启事,称若有人能够找到玉镯并送还,愿以现金5000元酬谢。乙依此启事要求甲支付5000元时,甲提出,由于此玉是祖传,丢失之际一时心急才张贴启事,实非内心真实意愿,故请乙给予谅解,不能支付该笔酬金。在此情况下,乙的请求应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3.设,甲并未张贴上述启事,乙寻找到甲,将玉镯奉还,但要求甲承担其为寻找失主所花费的电话费、车费、工时费320元。在此情况下,乙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为什么?其请求应否得到支持? 4.设,乙拾得玉镯后将其以5万元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丁,甲三年后得知此事,可否请求丁返还?为什么?丁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5.甲将玉镯典给典当行,形成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若3个月后甲未去赎回玉镯,将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6.甲、丙离婚时茶馆对外所欠2万元债务仍未清偿。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如何主张自己的权益?、 四. 被告人胡某,男,32岁,某企业职工。2005年9月2日,胡某打麻将输了钱,遂产生了盗窃念头。当晚凌晨三时许,他溜出家门寻找作案机会,发现一小商店无人看管即撬开窗户爬入室内,盗走白酒、香烟、皮手套、皮夹克和少许现金,所窃财物价值和现金共计人民币4500元。胡某作案后畏罪潜逃。在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后,县公安局组织全体干警追捕。县公安局刑侦队队长李某与胡某是同学,也被派往外地追捕江某。此时李某提出回避申请,理由是他与江某是同学,不宜参加本案的侦查工作。县公安局负责人研究答复:由于公安机关警力有限,时间紧迫,李某仍需外出工作,是否回避的问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