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研讨会论文规范
第三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研讨会论文格式规范
(Paper Format Specifications)
论文的语言形式及长度
中文(全文长度4000-8000汉字)
英文(全文长度3000-6000单词)
论文的组成部分
论文全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脚注、附录)等。
排版格式
纸张
一律采用A4纸编辑排版。
字体及字号
中文采用宋体,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摘要用五号字体;正文用小四号字体(一级标题采用四号字体,其他与正文相同);独立成段的引文、图表、参考文献采用五号字体(“参考文献(References/Bibliography)”几个字用小四号)”。论文题目、“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 words)”、“参考文献(References/Bibliography)”以及各级标题采用加粗形式(Boldface)。
段落
行距为单倍行距;标题顶格排版,每段开头缩进两个汉字(或四个英文)字符;节与节之间空一行,节内段与段之间不留空行。
标题格式
中、英文行文,各级标题格式统一采用:
1.
1.1
1.1.1
…
2.
2.1
2.1.1
不要出现四级标题,如。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完整的、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表述准确精炼,内容完整自洽,读者即使不阅读论文的全文也可以从摘要中获得必要的、与论文等量的信息,以便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摘要一般应包括:(1)研究的题目和目的;(2)研究的方法或者过程;(3)研究的发现或者成果;(4)结论。摘要不应报告论文结构。
如果采用中文行文,中文摘要的长度控制在250字以内(含3-5个关键词),与中文对应的英文摘要亦含关键词。如果采用英文行文,不需要提交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的长度控制在130个单词左右。中英文摘要均不得包含任何数学公式、表格或示意图,不得包含非公知公用而又未加解释的缩略语、字符、代号。摘要不另加注释。
文献格式
每一条目首行顶左页边起头,自第二行起悬挂缩4字符。文献条目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中文作者的姓名全都按姓+名的顺序给出全名。英文作者的姓名(或汉语拼音姓名)同样按照姓+名的顺序给出,但姓与名之??加英文逗号。英文作者的名仅给出首字母。中外文献分别排列,外文在前,中文在后。同一作者不同出版年的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同一年的出版物按照文献标题首词的顺序排列,在出版年后按顺序加a b c以示区别。外文论文(包括学位论文)的篇名以正体书写,外文书名以斜体书写。篇名仅其首词的首字母大写,书名的首词、尾词以及其他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篇名和书名后加注文献类别标号,专著标号为[M],期刊文章为[J],论文集为[C],论文集内文章为[A],尚未出版之会议论文为[R],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为[D],词典为[Z],报刊文献为[N],网上文献为[OL]。
期刊名称后面先是期刊的卷号,然后将期号置于括号之内。如没有卷号只有期号,则期号须置于圆括号内。
各类文献范例如下:
5.1 专著
Lucas, S. E. 2010.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李元授、邹昆山,2003,《演讲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5.2 期刊论文
Seru, L. 2002.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implications for course development [J].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5 (1), 61-74.
Fayer, J. M. Krasinski, E. 1987. Native and nonnative judgements of intelligibility and irritation[J]. Language Learning, 37 (3), 313-327.
朱永生,2006,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 [J],《外语教学与研究》(2):83-90。
5.3 论文集论文
Lucas, S. E. 2001. Public speaking [A]. In T. O. Sloane (ed.). Encyclopedia of Rhetoric[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40-647.
文秋芳,2003a,英语学习者动机、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