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肖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肖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几点认识 镇江市谏壁中心小学 肖莺 摘要:作者在文章中结合个人经验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认识,在对自己认识的表述中,提出了自己对当前小学教育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建构主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的日益深入,我们对新课改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笔者认为,简单地对新课改中课程形式、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做研究而不触及其改革的核心,总有皮毛之憾。而究其内核——素质教育,则必将讨论其所依据的全新理念——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当今世界新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一场革命性的挑战。它以多重视点理论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本次课改,基于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对当今世界凡六种具代表性的建构主义流派进行了统整,汲取其合理内核,从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几个方面建构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使本次课改从其理论内涵上就站在了与世界同步的高度上,完全屏弃了旧教育中的因循守旧、自上而下、封闭狭隘等观念的影响。下面,笔者结合本人实践,从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等五方面谈一谈对本次新课改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的认识。 开放客观——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认识统整后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必须把握几个辨证统一:知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辨证统一,以发现为主导的知识的接受与发现的辨证统一,以建构为主导的知识的结构与建构的辨证统一以及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的辨证统一,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的辨证统一。正是基于对以上几个辨证统一的认识,本次课改致力于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联系中,创造一种开放的、浸润性,促进知识的远迁移。这一点,在新教材的选用以及练习的设计中,体现得特别明显。仅以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为例,这册书中识字共六课,内容分别是:1、一去二三里;2、儿童早晨的常规;3、公园的景物与设施;4、儿童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5、大海;6、现代化城市建筑或设施。课文以这些作为中心内容组成词串,以儿童生活中经常接触或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学习的对象,并且在编排上充分留有空间——想象的空间、知识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增强了知识的弹性。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新课改主张“以孩子为师”①,进一步表现了新课改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的特色,即表现为对知识的认识是开放的、客观的,而不是以教师或现有教材为限,封闭的、主观的。 独特体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应当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这就是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认识。与此相类,新课改的组织者在新课改中强调了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积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及反思性、探究性、情境性、社会性及问题定向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内在驱动的学习。这一观念在课程的安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笔者在学习了新课标之后发现了几个变化——校本课程多了,综合性的课程多了,实践性的课程多了,开放性的课程多了,生成性的课程多了,自主性的课程多了。这些变化明白向大家表示——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学习不再是终点,而是通向无限未来的一条宽广的路。学习是一种独特体验,是其他任何人无法代替的,也是其他任何人无法给出标准模式的。 真实情境——建构观主义的课程 谈到情境,大家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李吉林老师。她所提倡的“情境教学”主张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源泉,促进儿童合理地使用大脑,且又有和谐的生生关系为保证,儿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终于获得研究乐趣、审美乐趣、创造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自我需求的活动。②李吉林老师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敏感准确地把握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这使得她的“情境教学法”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其实,不仅是语文教学,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应该贯彻这样的思想。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一点,与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的理念惊人的相似,也进一步突出了今后教育的方向。本次课改中大力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强调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笔者曾在工作中就课程资源的开发做过一点简单的研究,在实践中发现只有源于生活的课程才最易为学生接受,且更能为学生喜爱,引起“产生式”的学习。一些教条式的,呆板的,僵化的课程往往给学生与教师带来了极大负担。只有让学生产生内在需求,才能引发兴趣。当前一些校本课程大受欢迎有其必然性。如城市小学开展“对自己父母的过去”的研究,乡村小学开展的“科技致富”的小实验,都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引发了学习的内驱力。而目前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