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英语课堂上韵律操.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语课堂上韵律操

英语课堂上的韵律操 *思*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入肢体运动的韵律操的是受到一个数学老师的启发。 那时候我刚工作没多久,觉得课堂教学进程跟自己原来想的完全不一样,这样我经常的进入其他老师的课堂取经。那次是低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数学老师刘老师性格活泼开朗、温柔又有耐心。尽管教学过程丰富多彩,但课程进行到20分钟的时候,一年级的小东西们却已经明显坐不住了。这时候,老师下令:起立。全体学生突然精神振奋的站起来,然后老师播放了韵律很强的音乐,孩子们兴高采烈的随着节奏,伸腿弯腰的做起了操。再坐下时,孩子们又精神抖擞的开始学习数学了。我先是觉得孩子们伸胳膊伸腿儿的真可爱,然后又迷惑不解,这样的韵律操不是体育课上的内容吗? 下课的时候,我去请教刘老师,刘老师说,5~7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小学生是2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 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倍功半。这时,让孩子站起来,活动活动,有点新鲜感,然后再坐下学习,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暗暗记在心里,可是,英语课和语文数学不能相提并论,他们的课每天都有,低年级英语课每周只有两节,应该说课堂的四十分钟我都嫌不够用,让孩子站起来活动,岂不占用了我的时间? 于是,我想,活动是可以活动的,但是让他们的四肢活动的同事不能让他们的嘴闲着。这样我再次翻看已经被我看得能背下来的教材。这次我的重点不在教学重点难点上了,而是寻找有没有能和体操结合的内容。这样一找,我发现在第四册书上,也就是现在的二年级比较多能活动的内容,所以我决定,实验先从二年级开始,比如说在第五模块“Lingling is skipping”中,各种游戏的名字,完全可以和游戏动作相结合。 想法有了,立即运用于实践。在课堂上,我迅速运用前面的15分钟时间将教学重难点以各种形式新授给孩子们。剩下的操练时间,我请孩子们“stand up”,听闻口令的孩子们迷惑不解,不明白既不是刚刚上课,又非下课时间,为什么要起立呢?他们犹犹豫豫的站起来。所以“stand up”和“sit down”这两个口令我重复了两遍,孩子们这下听懂了,动作开始干练整齐,从他们闪亮的眼睛也看出,他们对MissWang即将出的“花招”感到又新鲜又好奇。看着站得笔直,目光透着单纯的求知欲的孩子们,我也精神一振,本来还有些不好意思比比划划,这回也无所顾忌了。我伸出双手好像手里有跟跳绳一样蹦了两下“skipping,skipping”,聪明的孩子们一下明白了我的用意,也高高兴兴的伸出了小手跟我一边说一边做。我把手挡在自己的眼前再分开做寻找状说道“hiding,seeking”,孩子们笑嘻嘻的模仿我的动作和语调。“clapping ,clapping ”的时候我让孩子们伸出小手欢快的拍起巴掌。最后用一个庆祝的手势伸向天空结束道“We are playing.”由于节奏感强、单词词尾都是“ing”朗朗上口,我只带着孩子们说了两遍,大多数的孩子已经能熟练流利的配合律诗做这个我所谓的“游戏操”了。 下课的时候孩子们仿佛意犹未尽,我在办公室的窗口往操场上看的时候,欣喜的发现我可爱孩子们居然还有在操场上蹦蹦哒哒的口中念念有词的做我们的“游戏操”。 初战告捷,进入到第八模块“The train is going up the hill.”的时候第二单元中,我们又进入到了“行进操”的学习:双手伸向天空“We are going up”;双手指向地面“We are going down”,原地拍手旋转“We are turning around.”蹦跳双手震动“We are touching the sky.”弯腰双手震动“We are touching the ground” 再次原地拍手旋转“We are turning around again.” 虽然这次效果还是不错,但我总觉得两小段的结尾韵律不强,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无心插柳,没想到一次教研活动解开了我的迷惑,老师在这个小韵文的前面加上了英文流行歌曲“lemon tree”的音乐,节奏轻快、旋律动听又有些小俏皮的感觉,孩子们配合着音乐,把小段最后“We are turning around.”愉快的各朗诵两遍。我听着熟悉的音乐和韵文,觉得茅塞顿开。原来我的问题出在墨守成规上,原本一遍的句子,如果重复两遍说,不但节奏配合上了更是加深学生的印象。而我是太尊重原文,没有想过一点点改变,导致了节奏感不强等问题。 有了改进,在进入到第十模块“问路”的主题时,我把前进的三个方向编在了“找路操”.孩子们伸直手臂整齐的做着动作“Turn left, turn left; turn right, tur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