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春版语文下册五下1—4单元教案
1-1对子歌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对子歌的正确朗读方法,背诵课文。
2.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对子歌中所写内容。
3.情感目标:体会对子歌的语言特点,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对子歌》中所写的内容基础上,体会“对子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对子歌中对偶这一特点。
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突破点,在充分朗读,感受语感的基础上体会对子歌的特点。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2.相关的对子歌;
3.指导学生提前搜集、预习对子歌。
课时安排:1课时
前置性作业:
1.作者简介,历史背景
2.课文中对子歌的含义。
3. 对子歌有哪些特点?
一.导入新课:
作者及出处简介:
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文中对子歌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
结合预习内容,小组内自学课文中对子歌的含义。
四.质疑问难:
1.出示几组简单“对子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发现了什么?
2.汇报所理解的内容,提出疑问。
3.总结对子歌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文中某一句话谈理解。
4.在我们所学习或积累过的古诗词中找一找,符合“对偶这一特点的诗句都有哪些?
五.拓展延伸:
1.收集更多的“对子歌”。
2.围绕一个主题,自己试写几句对子歌。
六.达标验收
默写《对子歌》
七、板书设计
对子歌
车万育《声律启蒙》
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
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
八.课后简记:
1-2郑板桥题联赠渔民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丰富语言文字。
3.情感目标:感受文中所述情境,理解对联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描述,感受景美物丰情深的境地,从而理解对联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郑板桥“触景生情”的对联所包含着的情感。
教学方法:以作者对景美物丰情深的身临其境的描写语句为突破点,充分想像感受郑板桥当时的心情与感受,从。而理解对联中所包含的情感。
教学准备:(幻灯)
1.有关作者(郑板桥)的相关资料;
2.对联和关于对联特点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前置性作业:
1.了解作者生平。
人物简介——郑板桥
郑板桥即郑燮(1693.11.22-1765.1.22),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卒年七十三。
2.预习生字和生词。
(1)生字:
题 写上,签署: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
艘 量词,指船只:三艘轮船。
骤 急,疾速,突然: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
蔬 可做菜吃的植物:蔬菜、菜蔬、布衣蔬食。
蚌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碑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
(2)会写的词语:
题联、一艘、河蚌、石碑、夕阳西下、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细浪如银、狂风骤起、鱼虾菱藕、稻麦果蔬
(3)解词:
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课题,郑板桥为什么题联赠渔民?对联内容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扫清文字障碍。
三.合作探究:
1.深入理解课文,解决质疑问题。
(1)郑板桥所题对联内容是什么?
“半湾活水千江月 一粒沉沙万斛珠”
(2)小组内交流理解这副对联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3)结合课文内容,汇报所学内容。
“半湾活水千江月”——“郑板桥端坐船头,……脱口吟道”
好一幅“湖光月色图”,这是一幅怎样的湖光月色图?
充分感受景色之美。
“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告诉郑板桥……真是”
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欢乐呢?充分感受物丰情又深。
2.汇报后,教师指导朗读。(饱含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