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学生的成因和对策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行为上散漫,行动上好动,习惯、情绪、心理调控上有程度不同的适应不良或障碍的初中学生。据报道,在初中阶段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达15%~20%,主要表现在行为上的偏离、情绪上的不稳定、人际交往上的紧张,易出现焦虑、恐惧、强迫、敌对、自卑、抑郁、孤僻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有的孩子因为自我调节很差或者自控力很差而成为了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长远的工作。我认为问题学生的形成的原因虽然很多,但起主要作用还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习无动力并形成恶性循环。
学习和从事其他的活动一样是需要动力的。没有动力就会不想学,不想学又不得不到学校学习,到学校后无事情干,上课也不想听,自然要找点事情做,就出现骂人打架,惹是生非,课堂上捣乱,课后东走走西逛逛,甚至谈恋爱打架斗殴等 。由学习差到各方面差,这是相当一部分问题学生走过的路。对别的学生来说,由于问题学生的存在,给他们造成了一个不良的学习环境,使得部分学生因缺少抵抗力逐渐变成问题学生。这样他们的队伍会不断扩大。问题学生的扩大又使得教师感到自己徒劳无功,从而产生沮丧情绪,影响教育效果,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态度。所谓的差班乱班由此产生。
二、 负评定造成的耻辱感丧失。
教师对于学生一般不能一视同仁,以歧视偏见看待那些教师认为“差”的学生,而袒护那些认为好的学生。这种偏见和歧视往往造成学生敌对情绪的产生。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正面评价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会促使其鼓足干劲,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而当一个人受到负向评价时,心理上 就会有挫折感,自尊心受到伤害,情绪变的不稳定,从而本能的回避屈辱,自我防御。意志坚强者会由此奋斗,以弥补以前的失败,而一般人则会情绪低落,放弃追求。
三、 不当的家庭教育造成的逆反心理。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 有利的补充,而不适合的家庭教育则是问题学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多时候却忽略了教育方法的合理运用。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不允许有一点的过失,即使是因为一次偶尔的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也会对孩子进行严厉的责骂和惩罚。孩子慢慢的形成一种逆反的心理:你要求越高,他越不努力;你要求越严,他越松懈。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所有要求一律满足,孩子遇到挫折便束手无策,甚至自暴自弃。有的家长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认为教育孩子全是老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以至孩子的课外时间无人监管,也就有机会染上种种恶习。有的家长父母处理孩子的意见不一致,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对方,孩子就会养成看大人眼色行事,久之就撒谎成性,种种恶习就会形成。
“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有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那么,如何去教育这些学生呢?
第一,用爱心燃起希望。
班主任要真诚地尊重、理解和体谅这类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情,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们,尤其是不要当众讽刺挖苦他们。即使要批评,也要特别注意适时、适度。适时,就是指在这类学生心态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批评,切忌在他们失去理智的情况下“火上浇油”。适度,就是在批评时应把握分寸,切忌批评适当。对他们的教育最好采用个别方式,用教师真诚的爱,去温暖他们早已冷漠的心灵,使其真正从内心感到教师关心和爱护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教育的主动权。
第二,用信心激起火花
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每当他们取得一点成绩时,教师不要认为这是偶然,而应归功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并且在班集体内大力宣传,以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希望与进取的火花。即使这样的学生某些方面一直不好,我们也可以适当调整评价标准,然后再从正面表扬,把他们推向进步的“绝境”,使他们没有“退路”。
第三,把机会当作良药
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问题学生”在行为、情绪、心理调控等方面有这样或那样的适应不良或障碍,所以他们犯错、发生“事故”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每次犯事后,班主任都要给他们提供改正的“机会”,要始终坚信这样的学生是能够教育好的。其二,对这类学生,要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为班级做贡献的“机会”。尽管我们说,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但事实上,“问题学生”的机会几乎等于0,选干部、入团等各种机会他们很少,甚至没有。班主任对???级的劳动委员、体育委员等班干职务可以适当“下放”。因为这些“官位”对某些“问题学生”来说,可能就是挽救他们的“一剂良药”。
第四、借心理辅导来矫正。
可以用教师指导下的集体评价或角色扮演法。所谓集体评价,就是利用人的从众心理矫正不良习惯及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