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力触探试验应用和发展现状
辽宁科技大学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结课论文
题目: 静力触探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作者:赵佩学 号:
120113713028学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岩土工程指导教师: 田雨泽
静力触探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赵佩 岩土11
摘 要:静力触探试验(static penetration test),英文缩写CPT(cone penetration test)。静力触探试验是用千斤顶或落锤将一根细长的金属杆(直径19-80mm)压入或打入地下,用以测定任意深度处金属杆的贯入阻力。将其结果绘成图,横坐标表示贯入阻力,纵坐标表示贯入深度,这是原位测试中最重要的一种。在20世纪初的触探仪是一个顶角为90度的圆锥,放在粘性土上并逐渐加荷,不断贯入,贯入阻力随着粘性土强度增大???增大。后来有了荷兰圆锥静力触探试验,这种圆锥具有60度顶角和直径36mm,锥底面积本10平方厘米。到20世纪中期以后,荷兰,丹麦,瑞典,法国,德国,美国都对静力触探试验装置进行了改进,静力触探仪逐渐标准化了。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静力触探设备,7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本文阐述了静力触探技术的实质,介绍了国内外静力触探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最新发展状况。 【1】
关键字:静力触探试验、贯入阻力、贯入深度、原位测试
1、静力触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CPT 试验的测试结果,除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 划分地下土层、确定土的类型; 岩土工程性质指标的评估; 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直接的结论性的判断以外,目前,还开始广泛应用在包括斜坡稳定性研究、滑坡取证和路面与环境调查等方面。
1.1 地质分层和定名
11.1 土层
一般可直接利用孔压静力触探在垂直方向上所获得的三个连续读数( qc、fs和u) 进行地质分层,但若考虑“尺寸效应”影响,也可利用总锥尖阻力qt,或修正后的摩擦力ft,或磨阻比FR = Rf = fs /qt,均可较为准确的划定土类的界面。 【2】
1.1.2 土的分类
Begemann 采用机械锥研究荷兰土体时首先建议采用摩阻比RF 进行土的分类; Robertson 等又先后建议采用修正后的锥尖阻力和孔压比进行土的分类。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用标准化的锥尖阻力- 侧壁摩阻力( Qt - Fr) 相关性查SBTn( Soil Behaviour Type) 表的方法来确定土的类型。 【3】
1.2 岩土工程性质指标
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一般可通过对CPT 和CPTU 数据的统计、经验总结、反衍或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与土的重度、有效内磨擦角、有效粘聚力系数、渗透系数、压缩模量、剪切波速和不排水强度等的相关性,为工程建筑的设计提供定量指标。
1.3 浅基础和堤坝的设计
CPT 试验还被用于浅基础和堤坝的工程设计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①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计算地基承载力; ②路堤稳定和固结时间效应的评价。
1.4 桩和深基础的应用
根据静力触探试验的工作原理,一般可将其视为一个迷你桩基。因此,还可以利用CPT 试验的数据,计算桩的承载力和基础沉降量的大小。
2、静力触探(CPT)的力学实质
CPT 探头,不论其内部构造如何,但探头端部必须是圆锥形的,它完全不同于一个平头(平底)的圆柱体作用于土中的情况。当圆锥头贯入土体中,土体既有压缩,又有剪切,既有挤密,又有剪胀,既有固结,又有塑滑。因此所测到的贯入阻力,是这些力学机理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综合力学反应, 故我国的CPT 指标叫“ 比贯入阻力”(Specific Penetration Resistance)。任何单一的力学模型都无法描述这种过程。所以,不论是Vesic的梨形破损面,Berezantzev 的对数螺旋型滑弧,还是Janbu 的简化滑楔,都是假设刚性的金属锥头不存在的情况下,想象出来的单一机制的塑性平衡,它无法通过模型实验来证明,因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回想五十多年前我国电测静力触探早期发展的时候,有人认为“静力锥头贯入在理论上没解决”或“触探机理不清楚,因此不能推广应用”。实际上,我们应该承认: CPT 的应用是实验土力学(Experimental Soil Mechanics)的课题,而不是理论土力学课题。它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和建立某种实用的方法和规律,但不能无视甚至违背土力学理论或概念去建立假设的规律。半个世纪来,国内外对CPT 的应用都不容置疑地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11422-2023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
- ZZ013 汽车维修赛项正式赛卷模块二 汽车维护与底盘拆装检修评分表4-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pdf
-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VIP
- 三对三篮球赛秩序册.pdf VIP
- 工程施工对地铁的专项保护实施方案.docx
- 砌体工程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doc
- 酒业公司年度总结.docx VIP
- 初中地理跨学科课程教学设计.pptx VIP
- DB51T 2050-2015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程.docx
- 第12讲《强国必须强军》(课件)《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pptx
文档评论(0)